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豐富多彩的好書,致敬建黨百年、奉獻讀者大眾 ——2021年“中國出版集團好書”誕生記
來源:光明日報 | 計亞男  2022年03月04日07:57

《蘇東坡全集》書影

《靠山》書影

《西南聯大求學日記》書影

2021年,是中國出版界以豐富多彩的好書,致敬建黨百年、奉獻讀者大眾的一年。

“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是中國出版集團麾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等20多家出版機構的優秀作品。在海內外讀者的心中,這些出版物一直享有盛譽,代表著我國文化和學術的創作高峰,在出版界起著風向標的作用。

近日,《靠山》《最早的中國》《萬里走單騎》《西南聯大求學日記》《黃賓虹年譜長編》《許淵沖百歲自述》《蘇東坡全集》《藏在建筑里的世界史(全12冊)》《從南極看世界》《瓦貓》《一把刀,千個字》等53種出版物,榮獲2021年“中國出版集團好書”美譽。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暢談感受:“2021年真是出版界的一個大年,大社豐富厚重,小社沖勁很足,好書如云似潮,令人目不暇接。”

“從中國出版集團入選的‘中國好書月榜’和‘書映百年偉業·好書薦讀’的情況看,2021年入選的數量居于全國第一,是我們集團最好的一年。”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欣喜地說。

“為搶救性采訪感到欣慰”

《靠山》,是作家鐵流創作、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濃縮了1921至1949年間,全國各地老百姓英勇支前的史述。

讓鐵流頗費心思的是,《靠山》反映的是過往歷史,對年輕的讀者來說,遙遠而又陌生,怎樣讓這部作品被今天的讀者所接受?“創作時,我本著要寫得好看、接地氣的原則,避免高大上和空洞的說教。努力從人性、人物內心世界著手,著眼于細節,力爭用文學的語言來敘述真實的故事。”

在《靠山》中有一段小故事,講到“二戰”時著名的戰地記者、前蘇聯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西蒙諾夫(1915—1979)1949年10月訪問中國時,對以少勝多的淮海戰役感到驚奇,特地提出要到主戰場徐州進行實地考察。當聽說那時有543萬民工為解放軍搭建起一條條強大的補給線時,他大為感嘆:“這是人類戰爭史的一個偉大的奇跡,是真正的人民戰爭!”

陳毅元帥也曾說:“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這些年,鐵流一直以著名作家柳青為榜樣。在他看來,虛構的東西遠沒有現實生活精彩,也沒有那些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真實事件更震撼人心。

“一部作品的細節,是靠雙腳丈量出來的。生活是作家創作的養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像打一口井,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創作《靠山》使鐵流更深刻地體會到:“我采訪到的那些烽火年代的親歷者,大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有些老人,在我采訪完不久再去看他(她)時,已經化作田野上的一座墳冢。在難過的同時,我也為自己的搶救性采訪感到欣慰。”

為了創作《靠山》,鐵流從2007年3月開始搜集資料,長達13年,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湖南、江西和陜北等地,走訪戰爭年代的親歷者、見證者和他們的后人上千人,積累資料數億字,采訪筆記達上千萬字,很多史料、情節和場面都是首次披露。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評價說,“這是一部具有搶救性史料價值的報告文學”。

在2021年“中國出版集團好書”中,還有中華書局的《蘇東坡全集》、華文出版社的《許淵沖百歲自述》、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萬里走單騎》、中譯出版社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榮寶齋出版社的《黃賓虹年譜長編》等,這些圖書也都是搶救史料的佳作。

其中,《西南聯大求學日記》,是許淵沖先生在1938至1943年期間的日記合集,記述了他早年從師問道、讀書交友乃至思想成長的軌跡,以及與朱自清、聞一多、馮友蘭、錢鍾書、吳宓、楊振寧等師長同窗的交往,也是唯一公開發表的西南聯大學生日記,有著寶貴的史料價值。

大百科出版社出版的《萬里走單騎》,也是一本日記的匯集,是單霽翔先生在9個省份、12個文化遺產地的見聞和隨想,他講述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找和守望中華文化根脈的故事。

《文匯報》高級記者江勝信把集結史料形容為“打撈”:“這樣一種打撈,更多體現的是出版人情懷。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此類好書,這不僅是對作者的肯定,也是今人對后世的一種擔當。”

“從考古發掘到公眾寫作”

學術圖書,歷來是中國出版集團一個重要的出版方向。將學術專著轉化成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是2021年“中國出版集團好書”的一大突出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在1999—2019年間擔任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隊隊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夏商周考古和中國古代城市考古,從事中國文明形成與早期國家的考古學研究。

他是公眾考古學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多年來致力于普及型知識讀物的寫作,把考古發掘成果大眾化,已出版《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東亞青銅潮:前甲骨文時代的千年變局》《最早的中國:二里頭文明的崛起》等多部作品。這些作品均由三聯書店出版,同屬“解讀早期中國”系列,完美呈現了中國古代都城的發展史。

許宏對自己創作的價值有著深刻的認識:“二里頭,本是地處中原腹地洛陽平原一個普通村莊的名字。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村落名一樣,它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但就在它的身后,在綠油油的麥田下,隱藏著三千多年前華夏民族一段輝煌的歷史,這段歷史也被其后人遺忘了三千多年,直到60多年前進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視野,從此躋身于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我們也由此知道,在數千年華夏史前文化積淀的基礎上,這里產生了最早的‘中國’。”

“在當前眾多的考古類圖書中,‘解讀早期中國’這個系列的出版過程,是許宏與三聯書店從考古發掘到公眾寫作的共同努力的過程,我們見證了他從一個專業的考古學家,成為一個面向大眾的考古學家。”三聯書店總編輯尹濤介紹說。

在2021年的“中國出版集團好書”中,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東方所著的《我的考古現場——絲綢之路考古十講》,也是讀者喜歡的一本大眾讀物,作者將絲綢之路東西文明的交會情況,從西安、碎葉、撒馬爾罕、布哈拉、伊斯坦布爾,帶領大家重走絲綢之路,感受古代文明現場,將各種文物和故事串起來,有圖有文,十分靈動。

中國圖書學會評論副會長楊平認為:“這類考古普及圖書的品質很好,是中國出版集團一個亮點,可以成為以后出書的一個重要導向。”

“傳達科學的思維方式和人文精神”

在“中國出版集團好書”中,原創作品占80%以上。其中,現代教育出版社的《藏在建筑里的世界史》和天天出版社的《從南極看世界》是引進版的科普圖書,讀來同樣引人入勝。

《藏在建筑里的世界史》,以建筑為核心線索,分別從藝術、科技、文學、地理、宗教等多方面展現文明史的進程。作者既有知名的歷史學家、博物學家、語言學家,也有博物館館長、鐵路公司高管、教師、作家和畫家,他們共同研討和創作,歷時20多年編纂完成了這套系列叢書。“從公元前3000年一直講到19世紀,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全面展示了異彩紛呈的人類文明的歷史變遷,堪稱一部小而精的世界歷史、建筑史的簡版百科全書。”現代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春霞介紹。

書中的1000多張細節放大圖,100余幅的大型剖面圖,可以幫助讀者多維度直觀感受文明進程的全景。當我們翻到有關文藝復興的內文一頁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位于佛羅倫薩的一個雕刻作坊,雕刻家多納泰羅和他的助手正在創作。這幅精美的圖上,還注明了歷史上幾次航海線路,包括人們熟知的哥倫布穿越大西洋和達·伽馬駕船通往印度的航線,一目了然。

《從南極看世界》在2020年獲得德國最高等級的德意志青少年文學獎,評委會對《從南極看世界》的評價是:“這是一本超乎尋常的科普書,完美糅合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尤其是更注重向孩子們傳達科學的思維方式和人文精神。”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這本科普書的作者大衛·伯姆并非科學家或作家,而是捷克的一位現代藝術家。2017年,他帶著兩個兒子和朋友們一起去南極旅游,從此深深迷上了南極。隨后的兩年時間里,他完全沉浸在南極世界中,像海綿一樣吸收各種關于南極的信息,最終創作出了《從南極看世界》。

天天出版社總編輯張昀韜介紹說,“我們在做《從南極看世界》的時候,發現作者有意識將哲學、歷史和科學融合在書中”。例如書的一開篇,作者就提出了一個頗具哲學意味的問題:“下面”是哪一面?北半球的人習慣說南極在地球的“下面”,針對這種思維慣性,作者啟發孩子們:“下和上,近和遠——總是相對而言的,這取決于我們站在哪里看問題。”

優秀外版圖書的引進,不但豐富和補充了國內圖書市場,而且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通過引進《從南極看世界》,張昀韜有了新的反思:“為什么我們缺少這類好書?是因為我們的作者沒有到過南極嗎?不是。我們的科學家和作家去過南極的并不少,但令人遺憾的是沒有誰創作出這種多學科融會貫通的科普好書,出版界需要往這個方面再努力。”

(本文圖片均為中國出版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