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云南省騰沖市五合鄉帕連村—— 現代藝術來到傳統村莊
來源:人民日報 | 李茂穎   2023年01月17日08:52

核心閱讀

一入夜,創意詩句燈飾點亮村莊;美術館內,當地村民舉辦畫展;織錦之家中,精美的傣族織錦在指尖翻飛……走進云南省騰沖市五合鄉帕連村,藝術的注入,不僅拉近了村民與傳統文化、現代藝術的距離,也讓傳統村落變身詩意村莊,為鄉村帶來了人氣與活力。

帕連村的民宿。

賀有承攝

高黎貢山下,龍川江畔,云南省騰沖市五合鄉帕連村坐落在這里。

一入夜,隨著五彩斑斕的創意詩句燈飾亮起,夜晚被詩意的燈光照亮。身旁,萬家燈火似長河;抬頭,詩歌爛漫如星漢。

曾經的帕連村,在坐擁眾多傳統村落的騰沖中并不起眼。2019年底,藝術家信王軍和他的團隊來到這里,邁出藝術改變鄉村的腳步。立足當地村落資源稟賦,融合古老民俗和現代藝術,帶動文旅融合,激活當地經濟發展。這個曾經被很多人遺忘的村落,成為“詩意村莊”。

溫暖燈光,留住詩意鄉愁

“大家注意尋找‘月亮’,我們帕連村可是有很多‘月亮’喲,可能在樹梢,也可能在墻上,可能在詩歌中,看你能不能找出來!”五合鄉文化站站長陳以曉一路前行,笑著提示村里的游客。

在他的提示下,記者一抬頭,就見到月亮裝飾高高懸掛在牛圈屋頂上。“月亮是光,藝術也是一束光,映照出傳統村落的光彩。”一旁的信王軍講述了自己的藝術改造理念。

信王軍曾于2017、2018年在云南省梁河縣發起藝術活動,讓單調的巷道變得生動有趣,引來眾多游人。當時,帕連村正苦于無法找到發展亮點。于是,陳以曉向信王軍和他的團隊發出了邀約。

回憶剛到帕連村的場景,信王軍歷歷在目:為了尋找藝術改造的靈感,他沿著村子轉來轉去。“大約晚上七八點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村子里有些昏暗,缺少一些溫暖的燈光。”一個念頭在信王軍腦海劃過:以詩歌為主題、燈飾為載體,再加上傣族特色,打造美麗的“夜帕連”。

村子里巷道交替縱橫,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迷路。當夜幕降臨,帕連村準時被詩歌和燈光點亮。一串創意字體寫成的詩句彩燈,照亮大家前進的方向。信王軍說:“從村頭走到村尾,從現代詩到古詩詞,一路穿過小巷,時間和空間元素交織其中,就像從現代穿越回古代。”

燈光元素被應用到村莊里的許多角落,“用藝術的方式,讓這個傣族村落重新散發魅力,有了溫度和內容,才會吸引更多年輕人。”信王軍說。

藝術創作,激發內生動力

一臺嵌在黃土磚墻里的電視機,上面標識著:“你們的美術館”。

這里曾是一處閑置的村宅,通過藝術家團隊的改造,成為一個由村民自主管理的鄉村美術館。

“美術館不是我們的,也不是他們的,而是你們的。”信王軍解釋道,藝術改變村莊并不僅僅停留在墻繪,藝術應當與村民、村莊發生具體連接,只有這樣,帕連村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村。因此,信王軍決定和村民共同修建一座美術館——“你們的美術館”。

在與藝術家朝夕相處的生活中,村民們逐漸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們五彩斑斕的涂鴉瓦片,建筑工人、村民們的即興繪畫,都成為美術館收藏的作品。“你們的美術館”剛建成,就舉辦了兩次畫展:第一次是改造這所美術館的兩名建筑工人的作品;第二次是當地村民楊正斌的畫展。

“故鄉很小,小得只盛得下,兩個字。”

僅有13個字的短詩,被鐫刻放置在“你們的美術館”的房頂上。這首詩也是信王軍最初改造村莊的靈感來源之一。

“‘故鄉’兩個字是情感的連接,我們希望通過藝術的注入,將鄉村交給生活在此處的人。鄉村是村民們的家,也是游客旅途中的一個家。”信王軍說,用創作來講故事,讓村民自己為村莊代言。

這一理念,最終落地到了村口的一幅壁畫:《愛照相的小女孩》。畫中的女孩名叫楊自煊,是帕連村土生土長的傣族姑娘。畫中,她俏皮地舉起照相機,用自己的鏡頭見證著村里的發展與改變。因為這張創意壁畫,這堵普通的青磚墻已經成為村里的“門面擔當”,更是游客心中的“網紅打卡點”。

挖掘民俗,形成特色資源

一路走進織錦之家,只見幾名村里的傣族婦女正在熟練地織錦。指尖翻飛、一梭一線,織工精巧、圖案別致的傣族織錦在她們的手上綻放。別看現在織錦之家有聲有色,傣族織錦技藝曾一度在帕連村失傳。“恢復織錦技藝,既可以傳承傣族傳統文化,又能為村莊增加新的旅游資源。”陳以曉說。

白興秀和幾個姐妹是村里僅有的接觸過織錦的村民。為了將這項技藝重新發揚光大,她們四處學藝,終于在云南龍陵縣的一處傣寨找到了“師父”。最終,失傳的織錦技藝在帕連村再度生根。

在白興秀的家中,有一間專門展示織錦制品的屋子。白興秀舉起其中一塊織錦展示,色彩艷麗、細節精致。有時,她也會做手帕等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做得越好越賣得上價。”

“鄉村振興離不開藝術。”陳以曉說,鄉村文化可以通過藝術的注入被激活,而藝術的注入也為村落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帕連藝術村有了名氣后,村里1/3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傣族姑娘楊秀改便是其中之一。楊秀改開起了“阿改小吃攤”,攤位上擺著新鮮采摘的水果,還有村里的軟米、撒撇等特色美食,很受歡迎。

走進詩意小巷、藝術小巷,可以感受到詩意鄉愁;走進織錦之家、竹編之家,可以親身體驗當地特色文化……如今的帕連村,一改過去面貌,轉身走向“詩意帕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