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魯迅文化周:提升上海品牌,接續魯迅精神,增強文化自信
來源:澎湃新聞 | 徐蕭  2022年12月06日09:31
關鍵詞:魯迅

今年恰逢魯迅文化基金會成立十周年,中共上海虹口區委、上海市虹口區政府與魯迅文化基金會于今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日)起,開展第五屆上海“魯迅文化周”活動。

本次文化周活動包含魯迅紀念日公眾紀念活動、“脊梁——魯迅與新興版畫傳統”主題展、“左翼文藝與延安文藝”對話會、“大師對話講堂”名師演講會、“魯迅與上海”知識競賽、“魯迅與安徒生”紀念展等多項活動,豐富的內容、多樣的互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市民群眾共同參與。“魯迅文化周”品牌活動也進一步提升,成為了具有全市性范圍、全國性影響的品牌活動。

魯迅公園舉行祭掃魯迅墓活動

聚焦魯迅精神與左翼文藝、延安精神

魯迅紀念日公眾紀念活動作為傳統紀念活動,自1936年起開始,延續多年。自1956年魯迅墓遷建魯迅公園后,每年在公園舉行祭掃活動。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斷。

10月19日,由小熒星合唱團演唱以魯迅先生《自題小像》中詩詞為主題創作的歌曲《我以我血薦軒轅》,緬懷魯迅先生,致敬魯迅精神,拉開了紀念魯迅逝世141周年活動的帷幕。在莊嚴肅穆的環境中,儀仗隊在魯迅先生墓前敬獻“民族魂”旗幟。各界人士分別向魯迅墓敬獻鮮花,表達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魯迅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如何闡釋好、傳承好,是“魯迅文化周”一直在思考和實踐的命題。作為魯迅文化周的品牌子項目“文化對話會”項目,就是希望通過主題引導、名家對話,從當下出發,從中國今天的具體實踐著眼,讓魯迅精神在當代生發出新的活力。項目從2018年創辦以來,吸引了國際國內不少名家參加,先后以城市對話、魯迅與世界文化對話等主題,開展社會文化公共對話活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考慮到今年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并考慮到虹口區正在建設虹口紅色文化示范區,而上海的左翼文化也即當時的紅色文化,與延安文藝,是一脈相承的,本次“魯迅文化周”特別策劃了“左翼文藝與延安文藝”主題對話會。10月25日,對話會再上海北外灘世界會客廳演播室舉辦,紹興、延安兩地同步視頻直播連線。

對話會邀請了國內相關研究專家,特別是研究左翼文藝和延安文藝的代表性專家,以及上海、延安和紹興等地左翼文藝與延安文藝相關單位專家,以及出生于延安的左翼文藝家后代,就左翼文藝與延安文藝的傳承關系展開對話。主要圍繞從左翼文藝到延安文藝的發展歷程,尋找二者聯系,比較二者異同,探尋發展軌跡,總結歷史經驗,體會偉大建黨精神與延安精神的關系。

與會者指出,我們需要繼承、弘揚左翼文化精神和延安文藝精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呈現大先生不為人知的側面,牢記他最重要的基本面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最重要的作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魯迅不僅以文字為武器,直指人心與人性,力圖改變國民性;他還發現并強調了版畫這一藝術形式在激發民眾自省意識,喚醒民族意識上的重大作用。

“當革命之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是魯迅對版畫的認識。在這種認識下,魯迅不僅收藏了大量海內外版畫作品,積極向國人推介優秀的國外藝術家的版畫作品,組織公開展覽,還于1931年,在距離今天多倫美術館300米外的長春路319號,開辦了木刻講習會。盡管只有六天的時間,參加的學員也只有十三位,但它卻像一粒火種,燃起了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熊熊烈火,其后各地學習和研究木刻的社團紛紛建立,成為中國新興版畫歷史的起點。不僅中國的新興木刻運動由此發軔,而且中國的革命美術也由此進入一個新的境地。

10月22日,“脊梁——魯迅與新興版畫傳統”主題展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上海美術館(中華藝術宮)、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等館藏木刻藝術佳品,包括近現代版畫原作及文獻80余幅、當代版畫作品30余件,幾乎濃縮了中國版畫近百年的歷程。

此次展覽以“脊梁”為主題,即緣起于魯迅在自己的文字中曾多次提到的“脊梁”一詞:魯迅把自古以來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稱為“脊梁”,也把努力進取,自尊自愛不輕言放棄,不妄自菲薄的國人稱為中國“將來的脊梁”。

選擇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作為展出地,體現了木刻文化的在地性和傳承性。那里不僅中國新興版畫歷史的起點,而且也是魯迅先生人生的終點——他的最后十年在虹口度過,三處寓所都毗鄰多倫路。因此在魯迅先生當年生活工作過的現場,再現新興木刻運動發生、發展的場景,既可以帶給公眾沉浸式觀展體驗,也可以立體呈現先生的不同側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魯迅。但是不論讀者眼里映現哪個側面的魯迅,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的眼里,魯迅先生始終有一個基本面:“面對今天的青少年讀者,我最想向大家講述的是這樣的魯迅:一位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一位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國家、民族命運的思考中,并為之奮斗的中國人。”

從2020年開始,魯迅文化基金會與虹口區委宣傳部合辦的魯迅文化周系列活動,增設“大師講堂+ 新書發布會”活動,通過精彩的講座與新書發布的形式,以魯迅為主題,與讀者進行現場對話,同時進行網上直播,讓大眾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魯迅,有效提升魯迅文化周活動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并引導社會風氣和輿論導向。

今年“大師講堂+新書發布會”,邀請了閻晶明和樂山師范學院教授廖久明兩位學者,就兩人新出專著《這樣的魯迅》和《魯迅〈藤野先生〉探疑》,做了一場有高度又生動的講座。在閻晶明看來,對廣大青少年來說,魯迅的名字不僅反復出現在課本里,也出現在網絡上,在日常生活中。這本書以通俗的語言,從魯迅作品中孩子們熟悉的人物入手,幫助大家理解大先生的經典作品,理解魯迅最為基本和核心的精神面向。

活動所在的1925書局,是上海首家紅色主題書店,也是上海唯一至今持續開業近百年不斷的書店。這里是魯迅先生過去常來買書和領取稿費的地方。在1925書局這一文化地標,共同追憶魯迅史跡、品讀魯迅作品、弘揚魯迅精神,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國際視野與群眾路線,文化周是窗口也是講堂

2022年是安徒生文學創作生涯200周年,也是魯迅第一部小說集《吶喊》成書100周年。安徒生是丹麥在中國影響最大的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而魯迅是中國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中國現代文學主要奠基人,他對安徒生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評價,對安徒生思想精神有著強烈的共鳴和默契。

因此,本屆魯迅文化周將“魯迅與安徒生”紀念展作為收官活動。展覽主要展示魯迅與安徒生的簡要生平、部分作品封面,并挑選了兩國藝術家演繹的魯迅和安徒生各兩篇作品——《社戲》《故鄉》與《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進行現場展示,通過作品,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兩位文學大師心靈的交匯。

“大師對話:魯迅與世界文豪”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是魯迅文化基金會打造的品牌活動之一,,每年聚焦魯迅與一位世界文豪,自2014年起,至今已舉辦八屆。2018,該活動也順理成章被納入到首屆魯迅文化周,并延續至今,成為魯迅文化周重要子活動之一。

在深入發掘魯迅文化的世界性一面的同時,魯迅文化周也一直在致力于提高魯迅文化的普及性、當代性和群眾性。

本屆魯迅文化周,及特別策劃舉辦了“魯迅與上海”知識競賽,旨在通過學習競賽的方式普及四史知識、左翼文化知識、魯迅文化知識,引導廣大黨員、職工、群眾、青少年弘揚魯迅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激發愛黨愛國熱情,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競賽共分為三個部分“書里人生”“首在立人”“紅色旗幟”,涵蓋了魯迅的文學世界、思想軌跡和革命生涯。題庫共有180道選擇題(含單選題和多選題),小程序將每次隨機生成30題,每部分10題。每次答題結束后,系統將隨機生成一張“先生說”的海報,為參賽者帶來一句魯迅名言警句。

在為期三周的比賽時間內,共有近千人次參與線上比賽。17歲的獲獎選手陳林孝表示,自己9歲開始閱讀魯迅,2021年獲得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全國二等獎。在參賽過程中,不僅遇見了作為文學家、思想家的魯迅,更認識了作為革命家的魯迅。全面而正確地理解魯迅先生,對我們今天砥礪前行、樹立文化自信有重大意義。

上海中山醫院的外科醫生沈納也在此次比賽中獲獎,但因為值班,無法來到現場參加頒獎,他說,我們要用魯迅的這種批判的眼光去理解當下社會的一些人和事,使自己始終保持一份清醒。

專程來到上海參加頒獎活動的江蘇興化選手劉昆則說,作為資深魯迅粉絲的自己,曾多次一個人來上海祭拜魯迅先生,一個人去大陸新村和魯迅小道,通過這次知識競賽讓自己結識了不同年齡的魯迅粉絲。

同時,左聯會址紀念館,一群中小學生化身“魯迅小道文化小使者”,以自創《朝花夕拾》人物排行榜、《朝花夕拾》游戲棋等形式,展現他們所理解的魯迅作品。

“囡囡讀書會”成員、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高羽辰介紹,今年暑期,讀書會成員們一起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發現里面人物眾多。為了便于理解和記憶,大家一起整理了書中數位人物的描寫和事件,并結合網上查閱的資料,根據對大先生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影響賦分,制作了人物排行榜。比如,魯迅先生的童年老師壽鏡吾、青年時期老師藤野先生,獲得了最高分10分;在魯迅兒時給他送去夢寐以求《三哼經》的長媽媽,也被賦予了高分;寵溺孩子的衍太太則被打了負分,還有兩位開高診金糊弄人的名醫,也得了負分。

“孩子們用他們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他們的奇思妙想,豐富了魯迅作品在今天的閱讀體驗。”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魯迅長孫周令飛表示,希望孩子們在玩樂過程中,加深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讀懂魯迅先生所經歷的過往,為其成長經歷增添紅色基因,推動他們成為文化傳承參與者、體驗者、志愿者。

據悉,2018年起,中共上海虹口區委、上海市虹口區政府與魯迅文化基金會共同發起“魯迅文化周”活動,通過在每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紀念日當天舉辦公眾祭掃,以及大師講堂、展覽、論壇等一系列豐富多樣的群文活動,弘揚魯迅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發揚民族自信。四年以來,“魯迅文化周”吸引了國內外十余座城市代表,網上網下數百萬人次參與,產生了良好社會效應,讓魯迅文化成為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