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0年“本周之星”:盲盒與新大陸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鄧潔舲  2021年01月25日08:10
關鍵詞:本周之星 原創

2020年“本周之星”作者照片墻

 

中國作家網“本周之星”欄目從2020年1月推出第一期至今,不知不覺中已陪伴我們走過了2020年,在這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極不平凡的一年,每周五推送的本周之星,是否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堅定的存在與守候呢?

——編 者

2020年“本周之星”時間軸

2020年1月1日,第一期“本周之星”,像一棵剛破土的嫩芽。

沿著雨的足跡

初冬的雨,帶著輕寒,帶著殘秋遺落的最后味道,在空曠天底,像一個行跡匆匆的過客,悄悄掠出那條冷寂巷口,從禾場邊的光禿樹底,從小徑旁的荒草間隙,從人家屋頂的煙囪上……向著遠天深野。

思緒沿著雨的足跡一路向前……

(節選自“本周之星”總第一期夢蝶書生散文《沿著雨的足跡》)

2020年1月17日,從第三期《歲月長賒》開始,“本周之星”基本確定每周五固定推送。

歲月長賒

爺爺是個老派的人,板板的,每天提籠架鳥,悠閑地邁著八字步,火上房都不著急,這是母親的原話。上館子、聽戲、搓澡、看書、讀報、下棋、養花、捉蟲那是他的常態。以現在的話說,叫虛度光陰。他抽煙斗,盤腿坐在炕上,看《參考消息》,喝牛奶,管美國叫米國;做鳥食,雞蛋加小米,又蒸又碾,再用牛皮紙袋封好;他給鳥配種,看鳥孵蛋,把蛋放在水盆里轉,不轉的就說死了;他把鳥籠子托在掌上,把鳥放出去,再舉過頭頂等鳥回來。鳥不回來,就發動一胡同的小朋友們幫他找;他唱京劇,打太極,摘茉莉花,做花茶,生活的煙塵一絲不染。他天真慈愛也暴躁,洗臉水溫稍不對,會一腳把盆子踢飛,揚手也能將整桌飯菜扣在地上。然后領著我揚長而去,在館子坐下,重新點菜。

四年間,爺爺給我的全是溺愛,一句重話都沒有。沒啥對錯,對錯對這個老人一文不值。他難伺候,伺候他的事,多半由老姑做,那些糙事粗活也是她的。她弓著腰背米回家,搶緊俏物品,用架子車拉煤,在院子里做煤球;站在水池邊給我們洗衣服,衣服晾在繩上,很快凍成鐵板,滴下的水凝成冰柱。這樣的場景,成年后我一遍遍想起。她用壇子腌朝鮮咸菜,燒得一手好菜,溜肉段、掛漿白果、爆炒小肚,啥啥都會。她能干,健康,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稍有空閑還要忙她五光十色的愛情。

(節選自“本周之星”總第三期菡萏散文《歲月長賒》)

2020年4月3日,“本周之星”迎來第一篇小說作品,來自陜西的“80后”作家王小勃的《大地耳》。

大地耳

盛夏時節,夜晚的空氣中也會彌漫著濕涼之氣,特別是到了后半夜。涼氣就鋪天蓋地而來,重新占領了這個世界。露水逐漸凝結成水珠,掛在枝頭葉尖。蟲兒們順著花花草草的枝蔓爬上去,吸吮水珠,浸潤著脆弱的軀體。這些夜間的小精靈們,喝得盡興了就會不約而同地開一場賽歌會。

沒有好嗓子的動物,也不覺得難為情。它們都會按照自己的愛好來選擇樂器:啄木鳥尋找能發出響亮聲音的枯樹枝,這就是它們的鼓。它們那結實的嘴,就是頂好的鼓槌。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地響——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嗎?

蚱蜢用小爪子抓翅膀:它們的小爪子上有小鉤子,翅膀上有鋸齒。一種火紅色的水鳥把長嘴伸到澇池里,使勁一吹,把水吹得撲嚕撲嚕直響,整個水里轟傳起一陣喧囂,好像牛叫似的。

蚊子們則成群結隊地在水面上盤旋,長腿蚊子還能夠站到水面上起舞,翅膀震動的聲響就是最好的伴奏……

長毛跟著蚊子來到澇池邊,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聽到了各種奇怪的聲音,不止蚊子,還有其他見過的和沒見過的蟲子。它們創造了一個美妙的世界,他竟然聽得懂它們的語言。

(節選自“本周之星”總第十三期王小勃小說《大地耳》)

2020年6月24日,中國作家網推出原創策劃:原創寫作的“異質性”闡釋與追求,邀請三位“本周之星”作者黎落、劉雪韜、雪夜彭城從自身的創作實踐出發,審視并嘗試闡釋原創寫作中的“異質性”追求。同時邀請津門六從觀察者的角度解讀三位作者的創作,探討他們的獨特性,以及“易幟者”對于豐富文學生態的重要性。

原創寫作的“異質性”闡釋與追求

中國作家網:請您結合自身寫作經驗談談對寫作“異質性”的理解。

黎 落:“異質性”原是指基因中變化或突變的部分。對于寫作,簡單說來,是指文本的探索與創新。對我而言,詩歌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反感自我重復和一味取悅閱讀者的喧囂式寫作。誠實和求變是最好的老師,我在寫詩時幾乎是依靠直覺,并有意識地違反常情俗理,打破形式邏輯卻又合于情感邏輯地去寫,盡量做到變習俗為新異,追求“無理而妙”的境界。如在《走神的隱喻》里,一個女人的孤寂感是“床單先于我找到一個人形/窗半開/深陷的事物有我不知的虛空/我不過是,被早起的鳥提走了一小會兒”。“異質性”對于詩歌,關乎到作品的鮮活度和生命力。

劉雪韜:說實話,此前我從未認真深入地考慮過寫作的“異質性”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觀察世界的方式,通過文字展現出來的內容和思想也肯定會不一樣。尤其是小說,它涵蓋了方方面面的事物。我個人理解寫作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在不斷的沉淀和累積中會自然地形成一些經驗、想法或理解。但如果過分刻意去追求和強調經驗的話,又難以突破一些局限和自我。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和寫作本身一樣。我們在寫作中不斷地探索和追尋自我,又要不斷地突破和粉碎自我。從這個意義來說,寫作其實不需要經驗,是自然而然的。就我而言,如果有經驗可循的話,那就是保持童心,熱愛自然。這多多少少會獲得一些寫作方面的靈感。就拿大地來說,它既為小草也為大樹提供養分,不論是鐵線草、還是金盞花、蒲公英、曼陀羅,它們都能在大地的懷抱中萌發出嫩芽,又生長著,結出果實,投入下一個循環。無論土地肥沃還是貧瘠,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植物的生存之所。我相信許多熱愛寫作的人都能從中受到觸動和啟發。而這份觸動往往就催生了一些寫作的愿望。

雪夜彭城:多吃苦,多讀書,用自己的方法,寫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這樣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痕跡,想來也算具備一定的“異質性”。

在我的兒童和少年時代,耳聞目睹過太多的哭泣,往事總是出現在夢中,某天我忽然醒悟到哭泣其實是一種吶喊和歌唱,甚至可視作一種野生的藝術形式,于是就寫了《哭的藝術》,但這個“藝術”可能不同于多數人認為的藝術。

都市繁華,物欲旺盛,某天忽然想起曾在板門屋的理發服務里悟到了至誠、友善、靜心、匠心。把事兒寫出來,用什么題目呢?好似就該是《老街上的理發店》,但這樣就靜態、固化了。打個噴嚏,就有了《板門屋里的噴嚏》。一個“噴嚏”,可能讓讀者有了一點想象的空間,共情或許因此成為可能,或許這也算“異質性”。

(節選自中國作家網特別策劃《原創寫作的“異質性”闡釋與追求》)

2020年8月7日,從第三十一期“本周之星”《虎躍南澗》開始,我們特邀朗誦家選讀本周之星作品,讓大家能通過聲音享受文學之美。

2020年9月4日,中國作家網內刊會員《葫蘆河》成為第三十五期“本周之星”。“本周之星”篇目《百年馬家溝(外一篇)》選自《葫蘆河》2020年第2期,作者李興民。

百年馬家溝(外一篇)

這山溝里的夜晚非常安靜,聽得見張家川莊浪秦安的犬吠雞鳴。土炕燒得很熱,一上房的人磕著瓜子喝著罐罐茶,南里北里地扯著閑謨。

三爺說,我這次回來啊,不想再上新疆了,庫爾勒,遠得很,90來歲的人了,沒明沒夜坐幾天車,吃力得很哪。老家里這么好,一回來就舍不得出去了。我們都勸三爺,還是隨叔叔一家上新疆去,待在馬家溝沒人照顧。

說歸說,其實三爺把上新疆的一切都準備好了,倒也沒有啥準備的,本來是從新疆下來的嘛。這樣說著,只不過是表達一下戀土情結罷了。三爺已經在新疆生活了整整10年,但卻在馬家溝生活了七八十年。老了卻成離鄉人了。也沒有辦法,10年前三奶去世,三爺失去生活照應,只能跟著早年上新疆打工并已經在庫爾勒扎下根的叔叔一家,在新疆,一大家子在庫爾勒街面上開了一家蒸饃店,生意頗為紅火。和我平輩分的弟弟、妹妹也在新疆成家立業,已經成了地道的新疆人了。這次三爺一大家子回來,是在老家給三奶上個墳,記個日子,也給在馬家溝睡土的輩輩先人上個墳。三爺說,后輩們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馬家溝三爺的院子,上新疆后10年來一直空著沒人住,一周前三爺從新疆下來的時候,才收拾整理,臨時住上十來天。再過上三五天,一家子又上新疆了,院子又會空了。

我們也是遠路上來的寧夏親戚。我和媽媽、弟弟從固原趕來。我的兩個姑姑也都七八十歲了,從老遠的西吉趕來。還有三爺打電話叫的我不認識的張家川當地的一些親戚。三爺是我爺爺輩惟一健在的老人了。由于大家也都多年沒有見面,因此顯得格外親熱。也因為大家從四面八方趕到馬家溝來見個面,隨后又將各自回去,幾個老人還眼淚汪汪的。

(節選自總第三十五期“本周之星”篇目《百年馬家溝(外一篇)》)

2020年12月25日,2020年最后一期“本周之星”《聚會:女生素描(外四首)》推出。

聚會:女生素描

提到你,讓人想到另一種遼闊

天空亙古的湛藍,被諸神誦讀過的草原

以光明作為標識的女人

注定有挺拔的站姿和爽朗的態度

不會在夜間把過往和黑暗縫補在一起

不會再精心構建一處寺廟

日月祈禱,那些白晝里的倒伏

蘸著夜色慢慢起身,迎接彩霞滿天

你的羽翼永遠流淌著喜悅

我想:能夠收走你的汪洋與肆意

或者是雛燕呢喃,或者是噠噠的馬蹄

(節選自總第五十期“本周之星”潘云妹詩歌《聚會:女生素描》)

2020年,我們一共推出了50期“本周之星”,覆蓋48位原創作者,其中一位是內刊會員作者。他們來自北京、上海、廣東、云南、貴州、新疆、湖北、陜西、江西、海南等2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他們中有寫作多年的“老手”,也有1999年生的“新新人類”,有中學老師,有農藝師,有保安,有文學網站或刊物的編輯。他們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詩歌、散文等,內容廣泛,從深入自我、挖掘內心的“意識流”,到俯仰天地、吟誦萬物的歌詠,從瑰麗奇異的童話、扣人心弦的謀殺案到追憶童年、懷念鄉村生活的田園風景,來自全國各地的作者為我們展現了豐富的寫作生態圖景。

有時候我們覺得每周評選“本周之星”的過程就像抽盲盒一樣,不到打開的那一刻不知道會帶來什么樣的新體驗,又會發現什么樣的新大陸。某種意義上“本周之星”就是要從目前的海域里開拓一片新大陸,發現新的寫作者,發現新的故事,或發現某種新的寫作愿景。相對的,希望中國作家網的原創平臺對于廣大寫作者來說也能成為一片新大陸,一個可以自由而充分地成長、交流與展示的天地。

這種交流不僅是寫作者之間的交流,同樣也是編輯、評論者與寫作者之間的交流,一直以來“本周之星”不僅推出好作者、好作品,其后也會附上編輯們的點評與心得。六位編輯老師野水、陳丹玲、盧靜、劉云芳、余良虎、范墩子一年來對“本周之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每周從大量的原創投稿作品中甄選出優秀的作品,遇到好作者,大家會興奮地相互交流、相互推薦,每一期的推薦語老師們都盡心盡責,真誠地給出自己的點評,發掘作品的閃光點,也中肯地指出不足之處。有許多期“本周之星”作者在看到老師們的點評后都向我們表達了他們受到的激勵與感動,激勵來自于老師們的肯定,感動來自于老師們的負責與認真。

編輯寄語

野 水:“本周之星”是個很好的欄目。經過一年來的編輯推廣,已經成為原創頻道的精品欄目。欄目各篇章都是編輯老師千挑萬選出來的。除在網站首頁展示外,還在網站新作品欄展示。特別是發布在中國作家網微信公眾號上以后,每次的閱讀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有的甚至超過2000,這在文學式微的當下實屬難得。

陳丹玲:非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這一年我們從網絡從現實從文學作品中都感受到了一種艱難,也同時感受到了一種向上向好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從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2020年2月份的審稿開始,作者們為抗擊新冠疫情鼓與呼,天南地北、天涯海角,大家感同身受、和衷共濟的情感和對苦難的觀察與反思都能在作品中反映出來。當然,除此之外,關于脫貧攻堅、改革開放、世俗生活、自然生態、神話傳奇、詩詞歌賦等原創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正是作者們對生活和寫作源源不斷的熱情,正是網站管理者的遠見和信任,成全了我這份工作,我十分珍視它。

余良虎:50是一個節點。中國人習慣在逢五逢十的節點上來一番慶祝與盤點。回望“本周之星”走過的路,我們欣喜地看到這個欄目像一株幼苗,在大家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每一期“本周之星”的推出都會受到廣大讀者廣泛關注和喜愛。推出的作品中,有的作品被全國知名文學大刊選用。有的作品得到作家和評論家高度贊譽和褒獎。這些“星們”,有的是文壇老將,有的是文學新秀。各有特點,風格多樣。這些作品在我的腦海里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們在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的百花園里競相開放、爭奇斗艷。衷心祝愿“本周之星”,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劉云芳:轉眼一年過去了,感謝各位老師在這個平臺上的相守、相伴。這一年,在原創平臺看了很多稿子,有打動人的好文字,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作品。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們的稿子比上一年的作品質量提高了很多,投稿量也有所上升。有語言扎實而純熟的散文作品,在虛實之間能夠非常好地完成個人情感、思想的表達;有風格獨特的小說作品,字里行間彌漫著一種詩意;有意象豐富的詩歌,深沉而接地氣,作者把植物、氣象與自己的生活、生命、親人進行打通,讓人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文字世界。

盧 靜:每當我登錄中國作家網后臺,總有一種默默的感動,天南海北的作品不斷涌入,我似乎聽到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葳蕤青草、灌木之間文學叢林不住搖曳的聲音。“本周之星”欄目充分激發了原創寫作者的積極性,大家筆耕不輟,在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之余,用筆墨堅守一片精神的綠洲,隔著電腦屏幕,作為一審,我讀到一腔對文學的摯愛。沃野之上,才有花香四溢,每逢好作品,我不由得心情雀躍,尤其出自埋頭寫作默默無聞的作者之手,更讓人由衷為“本周之星”發掘工作自豪。

范墩子:年初,“本周之星”欄目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從后臺審稿情況來看,注冊人數和上傳稿件數量日益增加,總體的稿件質量也在提升。這個現象自然與“本周之星”欄目有關,作者為了登上這個欄目,便會上傳自己更優秀的稿件。“本周之星”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年齡分布均勻,他們大多都是些默默的文學愛好者,并未得到廣泛關注,“本周之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平臺,一個推介自己和作品的平臺。

從第三十一期開始,“本周之星”邁入一個新階段,“小梅誦讀工作室”每期的選段朗誦讓“本周之星”變得更加鮮活立體。這不是簡單地從文字到聲音的轉變,它提供了一種氛圍的具象化,許多對文字的想象與感受都能在每期的朗誦中得到一種解讀。

2020年剛剛過去,充滿未知與挑戰的2021年已經到來,不知道在新的一年,“本周之星”又將打開什么樣的新盲盒,發現什么樣的新大陸呢?讓我們共同期待吧!(本文由“本周之星”編輯鄧潔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