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書寫新時代的“創業史”

來源:人民日報 | 鐵凝  2020年07月17日07:36

今天的中國作家,要做到對現實有總體的、歷史的、全面的把握和思考,就必須從黨的創新理論入手、出發,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悟透,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文學指明的道路

一個作家,要對這個時代的鄉村有更深刻、更準確的認知把握,就必須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這個過程中錘煉“四力”。這既是一個態度問題、責任問題,也是一個能力問題、方法問題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作家是在場者、參與者,是滿懷激情的書寫者。書寫新時代中國鄉村,歸根到底,就是寫我們命運與共的偉大祖國,就是寫我們生逢其時的偉大時代,就是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夢想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特殊意義。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這場脫貧攻堅戰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的新篇章。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作家是在場者、參與者,是滿懷激情的書寫者,秉承著近現代以來中國文學薪火相傳的優良傳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與人民同心同行,書寫了一部部謳歌歷史偉業、凝聚人民力量的優秀作品,為人民的奮斗、民族的奮進留下熾熱而凝重的記錄。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工程專門設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實施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在定點深入生活項目中大力支持脫貧攻堅題材、鄉村題材創作。反映脫貧攻堅偉大斗爭、反映新時代鄉村面貌的文學作品正在形成創作潮流。一大批優秀報告文學領風氣之先,《經山海》《戰國紅》《海邊春秋》等一批小說獲得廣泛關注。到今年年底前,一批反映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作品將集中面世。中國作家奔赴全國各地,和人民一起,感受著決勝的豪情,記錄著決戰的歷程,向這個奔涌著力與美的時代交出一份份答卷。面對脫貧攻堅的偉大斗爭,面對變化中的中國鄉村和偉大的新時代,我們的書寫才剛剛開始,還有更美的風景召喚我們去描繪、更高的山峰等待我們去攀登。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的科學理論。今天的中國作家,要做到對現實有總體的、歷史的、全面的把握和思考,就必須從黨的創新理論入手、出發,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悟透,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文學指明的道路。

面對新時代新鄉村,只有深刻領會“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深刻領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領會“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我們的整體視野才能夠提升,寫作的根基才能牢固,下筆的基調才能明確;才有能力由樹木看到森林,穿過紛繁交錯的表象,牢牢把握主流和方向,在巨大的歷史運動中認清時代的本質。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我們:“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一個作家,要對這個時代的鄉村有更深刻、更準確的認知把握,就必須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這個過程中錘煉“四力”。這既是一個態度問題、責任問題,也是一個能力問題、方法問題。寫一個在鄉務農或外出務工的農民,我們是否對他的日常行動了如指掌?能否為他的收入支出算出一筆“細賬”?事實上,我們對人的理解、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恰恰就建立在這些看上去枯燥乏味的細節上。這就要求廣大作家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覺結構。

長期以來,深厚的鄉村題材書寫傳統在我們頭腦中形成預設的、定型的認知模式,使得我們在面對鄉村時,往往輕率地、想當然地展開想象和抒情。實際上,即使書寫對象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莊,作家所面對的也是整個世界,政治的、經濟的、歷史的、科學的、社會學的、人類學的各種知識,都要進入我們的視野。只有當我們形成了對社會和經濟結構的深刻而準確的認識,我們的想象才是有力的而不是粗暴的,我們的情感才是真切的而不是虛浮的。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除了身入,更要心入、情入。真正偉大的作家,他的力量正在于其個性的寬闊,他有能力愛自己,更有能力、有熱情去愛他人,能夠在情感上深刻地貼近人民。在這方面,前輩作家為我們做出了光輝榜樣。柳青在陜西長安縣生活了14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因為他對陜西關中農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筆下的人物才那樣栩栩如生。柳青熟知鄉親們的喜怒哀樂,中央出臺一項涉及農村農民的政策,他腦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農民群眾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今天,深入生活的方式與柳青那時可能有所不同,但柳青的根本經驗沒有過時,新時代的鄉村召喚著新的柳青,就是要一方面胸懷全局、胸懷大勢,另一方面身入、心入、情入地深入人民生活。

認識新時代的鄉村巨變

鄉村,究竟意味著什么?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文明的高度認識鄉村,強調“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鄉村以及鄉村社會,之于中華文明的存續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于鄉村,文學界的朋友們大概是非常熟悉的。即使是那些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作家,都在心靈深處珍藏著田野和村莊。在現代以來的文學記憶里,我們曾與許多村莊相遇,文學作品中那些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條件、風俗文化各異的鄉村,成為我們心中鄉村的典范,豐富了我們關于鄉村的想象和認識,以至于有評論家斷言,鄉村題材是中國作家表現最為優異的場域。何以如此?因為中國的根在鄉村。費孝通先生曾經提出“鄉土中國”,也就是說,在我們心目中,文學作品里的一個個鄉村,其實就是中國的縮影。一代一代中國作家,包括我自己,都是通過鄉村、通過農民,開始對中國、對時代有了深入的體會,都從或長或短、或直接或間接、或來自親身或來自書本的鄉村經驗中獲得了豐厚的滋養。

然而,僅僅依靠過去的經驗去想象和書寫今天的中國鄉村是不夠的。在不少作品里,我們也常常看到,作者嚴絲合縫地踩在前輩作家的腳印上,述說一個記憶中的、幾近凝固的鄉村。白云蒼狗、滄海桑田,而鄉村似乎是不變的,似乎一直停留在、封閉在既有的文學經驗里。這樣的寫作即使不能說完全失效,起碼是與我們的時代有了不小的距離。去年,我去了內蒙古和新疆的農村,也去了湖南的十八洞村。這些鄉村召喚著我的鄉愁,從經驗和情感上讓我意識到與祖先、與傳統的深刻聯系。但同時,村子里那些正為脫貧攻堅而戰斗的村民和干部,他們的辛勞和自豪、他們的心勁兒和向往,又使我強烈地感受到,這些村莊是面向未來的,正在向著新的歷史前景展開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創造。作為作家,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所面對的,是變革中的、內涵豐富且外延廣袤的新時代的鄉村世界。無論從人員的流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去分析,還是從觀念意識的變化、生活風尚的更新來觀察,一種新的鄉村,在我們過去的歷史和想象中從未有過的鄉村,正在這個時代形成和崛起。

當下整個中國正在進行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是一場改變中國鄉村面貌的偉大社會實踐,對中國、對全人類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詩經》里說,“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在我們這個古老的農耕文明,被渴盼了幾千年的夢想將在這一年實現。古今中外,沒有哪一次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為目的的國家行動,有如此之大的規模、涉及如此廣泛的群體、取得如此之多的卓越成果,中國的成功實踐為人類消除貧困的艱巨斗爭貢獻了寶貴的智慧和經驗。當歷史的磅礴運動正在改變和塑造著社會與生活的時候,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大勢,對每一位中國作家都是一個根本的考驗,誰站得高、看得遠,誰的文學才會有高度,誰的文學才會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塑造新時代的新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真正解決“我是誰”的問題。作家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通過參與人民群眾創造新生活的實踐,獲得對自我與世界的新的認識,從理性和情感上認同人民的事業,從而完成自我的鍛造、主體的重塑。這樣的作家,深刻地扎根于人民創造歷史的進程之中,就能從歷史發展的大勢、從民族復興的大局看待現實和未來,就會對我們的事業充滿信心,而不會僅僅盯著某個局部、盯著暫時的困難,陷入消極悲觀的情緒;就能敏感于時代的大潮,對社會進步與發展滿懷熱情,而不會自我隔絕,滿足于同行之間的互相唱和、滿足于小圈子的內循環。這樣的作家,就會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起來,把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安居樂業作為自己奮斗終生的目標。

只有當作家在歷史的洪流中成長為強健的主體,他才能夠真正地寫好“新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斗爭,正涌現出無數新的英雄人物。書寫塑造這樣的“新人”,是新時代中國文學的光榮使命。書寫“新人”,就是要在人物身上,挖掘出歷史前進的總體脈絡與內在必然,呈現出新時代的精神特質與精神高度。這樣的“新人”形象,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之中,承載著作者對時代和歷史的理解與洞察,無時無刻不在與時代對話、彼此建構。他們在展開自己故事的同時,也傳達著一代人的信念和夢想、呈現著時代的形象與意義、勾勒出歷史的邏輯和前景。

新時代的中國鄉村,意味著鄉土中國的現代轉型,意味著如潮不息的城鄉互動,折射出中國與世界的廣泛聯系,指向歷史與未來的生成和運動。書寫新時代中國鄉村,歸根到底,就是寫我們命運與共的偉大祖國,就是寫我們生逢其時的偉大時代,就是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夢想。在這樣激動人心的歷史進程中,廣大中國作家一定能夠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書寫一部部新時代的“創業史”,登上風光無限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