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原創寫作的“異質性”闡釋與追求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0年06月19日19:20

編者按:

2019年12月,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新版頁面上線。原創作品內容的豐富性和形式的新穎度得到進一步提升。2020年起,網站又新增了推介優秀原創作者的“本周之星”板塊,配發作品文本及文學期刊編輯撰寫的點評,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微博共同推介,盡最大可能不辜負每一份熱愛和創造。

當文學遇上新媒體,新的寫作生態和樣貌也隨之出現,本期我們以同題問答的形式請曾入選“本周之星”的3位作者從自身的創作實踐出發,審視并嘗試闡釋原創寫作中的“異質性”追求。

中國作家網:請您結合自身寫作經驗談談對寫作“異質性”的理解。

黎落:“異質性”原是指基因中變化或突變的部分。對于寫作,簡單說來,是指文本的探索與創新。對我而言,詩歌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反感自我重復和一味取悅閱讀者的喧囂式寫作。誠實和求變是最好的老師,我在寫詩時幾乎是依靠直覺,并有意識地違反常情俗理,打破形式邏輯卻又合于情感邏輯地去寫,盡量做到變習俗為新異,追求“無理而妙”的境界。如在《走神的隱喻》里,一個女人的孤寂感是“床單先于我找到一個人形/窗半開/深陷的事物有我不知的虛空/我不過是,被早起的鳥提走了一小會兒”。“異質性”對于詩歌,關乎到作品的鮮活度和生命力。

劉雪韜:說實話,此前我從未認真深入地考慮過寫作“異質性”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觀察世界的方式,通過文字展現出來的內容和思想也肯定會不一樣。尤其是小說,它涵蓋了方方面面的事物。我個人理解寫作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在不斷的沉淀和累積中會自然地形成一些經驗、想法或理解。但如果過分刻意去追求和強調經驗的話,又難以突破一些局限和自我。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和寫作本身一樣。我們在寫作中不斷地探索和追尋自我,又要不斷地突破和粉碎自我。從這個意義來說,寫作其實不需要經驗,是自然而然的。就我而言,如果有經驗可循的話,那就是保持童心,熱愛自然。這多多少少會獲得一些寫作方面的靈感。就拿大地來說,它既為小草也為大樹提供養分,不論是鐵線草、還是金盞花、蒲公英、曼陀羅,它們都能在大地的懷抱中萌發出嫩芽,又生長著,結出果實,投入下一個循環。無論土地肥沃還是貧瘠,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植物的生存之所。我相信許多熱愛寫作的人都能從中受到觸動和啟發。而這份觸動往往就催生了一些寫作的愿望。

雪夜彭城:多吃苦,多讀書,用自己的方法,寫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這樣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獨特的痕跡,想來也算具備一定的“異質性”。

在我的兒童和少年時代,耳聞目睹過太多的哭泣,往事總是出現在夢中,某天我忽然醒悟到哭泣其實是一種吶喊和歌唱,甚至可視作一種野生的藝術形式,于是就寫了《哭的藝術》,但這個“藝術”可能不同于多數人認為的藝術。

都市繁華,物欲旺盛,某天忽然想起曾在板門屋的理發服務里悟到了至誠、友善、靜心、匠心。把事兒寫出來,用什么題目呢?好似就該是《老街上的理發店》,但這樣就靜態、固化了。打個噴嚏,就有了《板門屋里的噴嚏》。一個“噴嚏”,可能讓讀者有了一點想象的空間,共情或許因此成為可能,或許這也算“異質性”。

中國作家網:如何界定和區分成熟的寫作風格和寫作“面目雷同”?

黎落:成熟的作者,其作品質量穩定,寫作風格業已或正在形成。不再受制于形式而更著重文本內核與質地,同時語言依舊能保持靈動不失穩重、素樸不失沉郁等特質。所涉題材更廣,詩意游刃有余,且每次閱讀都帶來嶄新體驗。還有不少的作者,作品達到一定層次后,就停滯不前,甚至有下滑的跡象。究其原因,無非是找不到(或不愿冒險嘗試)突破瓶頸的路徑和方法,只好不斷復制自己(包括模仿別人),“面目雷同”的作品只是數量的遞增而已,類似語言游戲。

劉雪韜:有好些人問我為什么要那樣寫故事?那些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嗎?其實每個問題就是向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思考平常不太去思考的問題。寫作的時候,我像走進一個深邃的、與世隔絕的山洞,孤獨地思考,獨立地寫作。我可能并不會想起讀過的書和喜歡的作家,但他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所以我不贊成固守一種模式的創作,寫作寬闊而美好。人們可能因為讀到某種風格的文字就聯想到特定作者,但文學藝術的包容性和多樣性決定了風格不應該只局限于一種。

雪夜彭城:成熟的風格是具有活性的。比如慣用自然、樸素、靈動的語言,以小見大,寫基層勞動者的人生是一種風格,其表達內容和內涵豐富,形式多樣。而面目雷同是靜止,是重復。或內容、思想陳舊,或形式缺乏新意——是沒有風格或風格死亡的表現。

中國作家網:如何避免寫作出現“面目雷同”,遭遇“套路化”的瓶頸?

黎落:方法大概有幾點:一是沉淀。不是停止,而是積累不同美學風格、表達方式、思想深度等等,并思考和總結。二是同題練筆。做比較,取長補短。發現與別人雷同較多的,舍棄,重寫。三是初稿完成后,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打亂重組。四是整理自己不同時期的作品,在比較中發現變化軌跡,重新梳理思路。五是將避免“面目雷同”培養成“下意識”行為。六是保持新鮮的心和觀察的眼以及敢于冒險的勇氣。

劉雪韜:要避免寫作出現面目雷同,一方面是不刻意地為寫而寫,另一方面要拜生活為師。創作只是一種自我表達,不能給它設置太多附加意義,“借寫而得到什么”的想法不可取,如果創作過多地負荷外在的、不必要的東西,往往適得其反。我一直都是順其自然地“自我”地寫作,偶爾投投稿,不投稿的時候也在寫,因為這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寧愿去思考自己喜歡什么樣的作品,這可能會導致我寫作的局限性,但如果不這樣寫,我簡直找不到更好的途徑來表達自己在思索什么,周圍在發生什么,人們在經歷著什么。有時候我是想通過觀察和描寫,將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建立起一種可供了解的聯系。我從來不勉強自己去寫,我會努力干好工作、做好家務、騎自行車、爬山、陪孩子玩,無論做什么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全力以赴地參與每一件事情。這樣即便有瓶頸也很快就過去了,我又會恢復到特別想寫的狀態。

雪夜彭城:寫作不能在量上敷衍,沒有新的或者至少能觸動自己的東西寧肯不要寫。寫作要多找找自己的茬,如果感到新作暫時難以超越舊作就去讀書,去跟勞動者打交道。

中國作家網:您認為“葆有個人寫作特質”和“超越個人經驗,從而站在觀照時代和社會生活等更高的層面寫作”之間存在矛盾嗎?在寫作實踐中兩者如何取舍和平衡?

黎落:“葆有個人寫作特質”是必須的,它是真實的自己。參與和進行高層面的寫作,是從“小我”往“大我”發展的必然趨勢,個人特質是前提,兩者并不矛盾。取舍和平衡的方法很簡單:試著接受你曾拒絕或反對,卻找不到實質性反對理由的事物(只要它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以此打破或顛覆原有的模式和習慣(或規劃與目標),讓它們互相沖擊,最后達成一種經驗的融合。這需要勇氣和耐心。個人特質的中心是人的靈魂,不用擔心它因寫作方向的改變而被消滅。

劉雪韜:這個矛盾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間必然是聯系的,這是哲學上的觀點,我也這樣認為。每一個人都很難超越其身處的時代,寫作其實就是用語言文字描述認識,只要愿意,便可以站在更高角度去考量所身處的時代和社會生活,并從中提取素材。當然,有時候寫作和前進一樣,也意味著要克服很多沮喪、不耐煩和困難。

雪夜彭城:矛盾肯定有。超越個人經驗很難,但寫作者該有超越自己的追求。超越不等于脫離,作者不能為了超越就丟掉個人好的寫作特質,不要離開自己熟悉的題材去“觀照時代”。一個人一輩子能做的事很有限,不需要面面俱到,這是我對自己的忠告和期待。

中國作家網:對現實的敏銳感知和優異感受力催生有別于“大多數”的“異質性”,如何讓寫作體現感受力,既有細節捕捉,同時又不沉溺和滿足于個人經驗的碎片化表達,從而使寫作具有歷史的眼光,具有更加廣闊的視域,達成一種智性的思考和書寫?請結合自身的創作體會談一談。

黎落:一首詩中最能反映感受力和創新性的,當屬“細節”——不限于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爆發點的,也涉及意象的精準選擇和尺度的把握,以及語言恰到好處的溫度,在場感、代入感等,這需要作者自身經驗和神性頓悟。換位思考,克服自身表現欲,讓觀點由讀者口中說出,即準確地呈現和還原事件,拋出問題,少議論。必須堅持寫作是神圣的歷史使命和對現實社會的責任感與理性思考。我多次在醫院陪護住院的父母,有一組《關于病房的敘事風格》。譬如“人間的鏡子,比石頭冷/雪越下越大。雪舉著刀/我不哭,只是冷”,這里鏡子不僅是人間百態的映照,更多是悲憫情懷的釋放。

劉雪韜:我從小就特別喜歡音樂,喜歡看到萬物和諧相生,這是我對待人生、生活、社會現象等諸多方面的一個基本態度。有時我喜歡面對無人的原野寫作,到大自然中去寫。有時我想象自己是在畫一幅畫,希望能夠通過筆將大自然賦予的寧靜自然地展現出來,是自然給了我力量。當一個人真正地接近自然,則更容易沉潛進內心世界,你思考過的事物、看見過的風景、遭遇過的暴雨、黑夜之中走過的路、流過的眼淚和汗水、攀登過的大山、清冽的山泉、開滿山坡的金盞花、成片成片栽種的葡萄樹、金色的夕陽……一切的一切會組成一個過去的你,意識的分裂和重組,則重新建構一個新的你,我認為寫作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雪夜彭城:有優異感受力的作者首先應敏感社會的心跳,敏感素材的社會內涵和歷史意義。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要寫什么,為什么寫,寫的這個東西可能對社會產生什么影響。否則就不要寫。

如果只是寫看到的具象,那難免就是個人經驗的碎片化組合。

我寫過一篇《瞽人》,是關于盲人生活的。很真實、翔實,但始終都沒有拿出來,我自己判斷是沒有觀察到事物的社會內涵,所以從內心來講不認可它是成熟的作品。

中國作家網:如今,創作中存在模糊文體意識的現象,這一現象在目前的很多原創作品中也有突出表現。比如有的小說寫作有散文化和詩化的傾向,請結合自身創作談談這是有意為之的“實驗性”嘗試還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鑒?

黎落:的確有這種情況。這或因作者本身是多面手,或受環境的影響,又或身邊有這樣的作者,很難界定是否是水到渠成。古典與傳統小說中也穿插散文和詩歌,更多是為引用或遵循內容表達的需要,和文體模糊有明顯區別。就文學發展來說,嘗試形式創新也是必要的。個人認為這種傾向不是必須品,寫作還是需要遵循一定的體裁次序。小說畢竟以故事取勝,詩歌最好還是老老實實。

劉雪韜:我認為這既有“有意為之”的嘗試,也有“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鑒。但我從不提前去思考框架、內容之類的束縛,我希望文字像流水一樣保持自然和質樸的形態,該轉彎的時候轉彎了,碰到了石頭自然就激蕩起了水花來。我想總有一天每一個寫作者都會明白寫作的確是一件不需要“刻意為之”的事情。所以不管是詩化還是散文化的小說創作,順其自然的創作都會很好。

雪夜彭城:文體模糊只應是表象,本質不能模糊。小說總體上是虛構的,散文是作者本人的真實心境表露,不可混同。

“筆記體”小說讀起來有散文敘事的味道,是一種小說創作技巧,是一種視角的選擇。目的是以盡量小的篇幅增強作品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我的《馬謠》《高腔》應當算是這類作品。是有意為之。

初寫小說的時候,像寫散文那樣表露心跡,作品成了“夾生飯”。這該是不熟悉小說創作規律的表現。

文體模糊大概也包括“散文小說化”,散文不能虛構,這是必須堅守的原則。但作者可以寫自己的幻想或想象(必須讓讀者知道是作者的幻想或想象),這是作者真實的心理活動,不是虛構。

如果公開的想象或敘事、修辭技法使散文有了小說的味道,這不是什么壞事,算是一種風格吧,應當就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鑒。

中國作家網:新的農村的經驗、新的中國的經驗、新世紀的生活經驗怎么進入文學中,又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進入文學中,這對很多作家構成挑戰。請結合自身創作說明如何將新的生活經驗帶入到自己的寫作中。

黎落:這一點和“寫作具有歷史的眼光”相似,都離不開對歷史的了解和重新認知。寫作時,要把從生活中獲取到的經驗和感悟,應用到離你最近、因熟悉而被你忽視的事物和事件身上。發揮想象力,使它們陌生起來——剖開它們的平面,讓讀者走向內部。將枯燥和尋常轉化成驚艷,離不開詩人持久的好奇和深入的挖掘,但首先必須樹立信心并行動起來。

雪夜彭城:這個我也很惶惑。舊的農村、農業文明以飛快的速度丟失。那些苦痛的美麗殘留在一些農村出身的作家的夢中。新的文明還沒形成規模,或還沒有得到彰顯,尚未得到足夠的觀察和審美的審視,那就只能寫舊的了,寫舊東西的現實意義。

新的文明、文化是存在的,或者正在醞釀和孕育。我在《板門屋里的噴嚏》說:好的東西貓在田野里某個地方,等著風吹日夜生,或許一場天街喜雨,那綠綠的東西就冒尖了。”

我嘗試著寫了《那是我耕作的土地》《鯽魚逗水在洲上》等,其實說的還是丟失農業文明的痛。后來寫了《琴語》,就是因為意識到新世紀生活經驗已經出現,就想把舊的和新的連起來寫。

要寫好新東西,就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重新積累,重新思考。

中國作家網:除了內容和作品內涵上的考量,您認為從寫作技術和審美層面考慮,如何體現寫作的“異質性”?

黎落:逆向思維既是文本構思的一種方法(技術),也是創造審美驚詫和神奇的方式。技術是復雜和多樣的,有時需要有逆天的勇氣。除了構思和切入角度的多變,意象的二次開發對“異質性”也至關重要,對慣性的審美具有極強的沖擊力。比如賦予意象更多的可延伸性、聯想性和突變性,包括運用多個意象的共性進行串聯與拉伸,讓他們既獨立又呼應,看似斷裂卻總有一個支撐跳躍的點。像我有一首《雪或者其他》中“雪是無心之師。覆蓋山川,荒野/讓更多的黑止于白,止于幽深,置于雙腳踏空的可能/雪的前身近乎馬,有一閃而過的疾/那種痛快和蒼茫,在你的喉管放出猛虎,江水之前/已經抵達”就是通過意象的反復開發,二維甚至三維空間的心象具體化,加上隱喻與象征手法的運用,虛實的互補與闡釋,來完成對于“雪”的多指向性,從而抵達“異質性”。

劉雪韜:我認為作家就是不停地追尋內心的東西,并努力去尋找一些合適的、不過分夸大的詞語將之描繪出來。當然,每個人對待文學都得用一種嚴謹的態度。就像有時候我起得很早,可我的內心里依舊沒有覺察到這是新的一天開始了,當我梳好了頭發起身向放置梳子的地方走去,會剛邁出了幾步便從心底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我會加快步伐朝前走去,我會告訴自己:每一天都要懷揣著美好出發。正是這些點滴集束成一種狀態,給予我一種感受生活的方式。這或許就是我文字中體現的不太相同的東西。

雪夜彭城:有話好好說,是創作的要點。

長話短說,繁話簡說,深話淺說,難話易說,狠話善說,平話巧說,死話活說,虛話實說,官話民說,一人一說(個性),廢話不說,找好角度說,心平氣靜說。要做到這些,就得發揮很多個人的特質和個人經驗,異質性也就得以顯現。

反復修改作品。把人云亦云的東西去掉,把敷衍的東西去掉,把自然、真實、靈動的東西找出來。改到最后,自己的東西就冒出來了,異質性就得到體現。

 

延伸閱讀:

為平平無奇的易幟者喝彩

津門六

文學的易幟者,天然地帶有異質性。如果追溯起來,歌唱“候人兮猗”的涂山氏之女與不斷完善講述《荷馬史詩》的吟游詩人們都是偉大的文學易幟者。他們身體力行地完成了一場從無到有的文學革命,讓不見經傳的語言披上了光亮的外衣,后世的愛美愛智之人回望大河源頭的豐茂草地,斷然不會遺漏這充滿魅力的遙遠回響。不過,在繼承與超越的博弈中,文學和社會革命的邏輯仿佛,“一將功成萬骨枯”永遠是易幟者的遭遇,自我實現的同時即被自我定格,等待著后來人的超越。新的易幟者帶來新的異質性,“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大旗下,文學的前浪后浪交錯,洶涌朝前。

如上的文字讀著爽快,卻極易讓人產生一種今非昔比的豪邁感,好像文學的易幟者與異質性先驗合法,隔三差五就改弦更張一次,在取得了某種文學觀念的自我滿足之后,就會匆匆忙奔向下一片未被開墾的田野。可是,現實情況既有“人生代代無窮已”,更有“江月年年只相似”。呼喚易幟者出現改變一代文學面貌,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覺氣泡——畢竟,文學的新變不是真的暴力革命,寫作者無法期盼在黃昏的地平線上振臂一呼,就目睹下一日黎明破曉時誕生偉大的異質巨作。文學異質的不斷更生,在更大程度上來源于涓涓細流的百川匯海,來源于一個時代的精神背景墻。

2020年初,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開設“本周之星”板塊,無論對于中國作家網還是原創投稿作者,都是一種新的嘗試。除優質作者作品的文本展示外,中國作家網還邀請文學編輯進行點評,并在網站、報紙、微信、微博等媒介平臺發布推介。在和原創投稿作者日常溝通中編輯們發現,原創作者不僅在作品上常令人眼前一亮,他們的文學觀念火花也為文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觀察視角——他們的創作同樣是文學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基于此,中國作家網編輯組織了這次關于原創寫作“異質性”的同題問答,“本周之星”第14、15、19期入選作者黎落、雪夜彭城、劉雪韜就何為“異質性”、“如何避免寫作套路化”、“個人經驗與時代共見之關系”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在這份同題問卷中,三位作者的回答雖然在理性分析上還有繼續深入的必要和空間,但鮮活的寫作經驗又讓人格外欣喜。

“銜一小塊鏡子,在理想國的發際里飛/打破界限,讓一個人的白晝與黑夜/接住來自烏托邦的隱喻/肉身肥美。思想的河水高人一等/擅長暗中放冷箭,或者把一只蟲子 拔高到飛鳥/為逼雪地現身,這大地鼻尖上的浪子/要做一回證詞”從一小段詩歌中,便能讀出黎落賦予語言秘密的苦心孤詣。烏鴉的飛行軌跡很有些奇怪:銜著“鏡子”,從理想國飛往烏托邦,速度是它的奧義,上下間閃爍突然,讓蟲體會到鳥的生活軌跡——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轉化,讓黑色逼白雪現身,讓局部瓦解整全。黎落說她的寫作依靠直覺,在不自覺中下意識地抵抗人為的工巧,但不破壞詩歌本身的情感邏輯,致力于“無理而妙”的境界。“無理而妙”說源于清人賀裳對唐人李益和宋人張先的詩文評,在《皺水軒詞荃》中,賀裳稱“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李益)與“沉恨細思,不知桃杏,猶解嫁東風”(張先)的描寫都是“無理而妙”。這種妙法,是從平地驟起波瀾,在日常敘述中曲折地進入內心的隱秘,因為“有情”,所以“無理”的關聯也能產生即景會心的獨特魅力,“無端之事”與“有關之想”的思慮聯結,體現了情與理的文學辯證,異質性的表達即由此發生。

因為抒情訴求而產生文學異質的,還有雪夜彭城,在自述中他談到少年時代耳聞目睹的“哭”對他創作的影響。兒時往事不斷入夢,進行著新一輪的加工與轉化,某天他“忽然醒悟到哭泣其實是一種吶喊和歌唱”,“甚至可視作一種野生的藝術形式”。在散文《哭的藝術》中,他講述三娘、祖母、西廂房有個大姑娘、蘭叔婆等人的“哭藝”,不同的人“哭藝”大相徑庭,但都讓聽聞之人“要悲傷三天”。哭泣,意味著悲傷,但雪夜彭城筆下的哭泣,還意味著話語潰敗時代鄉村女性情感出口,那些無人傾訴的委屈,那些無法形容的苦悶,那些無處言說的心事,那些無從談起的希望,都在一場哭歌的表演中一覽無余,相比而言,眼淚只是“哭藝”附著的生理宣泄而已。其實,以上種種難解難分,在鄉土中國的熟人社會里并不罕見,但雪夜彭城別出心裁地發現了哭泣中的異質性,他視這種在情緒上共擔憂愁和共享希望的方法為一種藝術。此外還需留意的一點是,雪夜彭城在眾多的哭中還寫到了“不哭”:在很多“非哭不可”的人生境況下,他的母親真不會哭,這讓曾經的他常感到難堪。盡管作者對這份孤迥的難堪未能展開,但這種對無意識的關注恰恰是異質產生之處。

生活是現實的一部分,寫作卻不一定是現實的倒影。朦朧中那些光線不強時所形成的模糊影像,正是異質誕生的家園。小說《春逝》中,老人與保姆的故事沒有開端,也沒有結尾,瑣碎庸常中時間流逝是文本的主題。這種擺脫了慣常敘述調性的敘述是作者有意為之的一種“有意義的結構”,并通過詩化的語言鋪張哲學思索,隱喻人與記憶、與想象之間的復雜關系。作者劉雪韜說自己日常有時會起得很早,但并沒有認為新的一天已經開始,但當她梳好頭發收拾完畢后,便很快意識到了一個新的來臨。“于是我會加快步伐朝前走去,我會告訴自己:每一天都要懷揣著美好出發。”劉雪韜認為在這些點滴中所形成的思考,給予了她一種感受生活的方式,從而使她的文字展現出某種異質性。

無論是黎落的烏鴉,雪夜彭城的“哭藝”,還是劉雪韜的《春逝》,其中都包含著他們對習見文學表述的變法,這種對文學異質性的自覺追求以及對文學易幟者的自覺擔當,是他們入選中國作家網原創選稿平臺“本周之星”的重要理由。這些微小的改變無法與馬原們的敘事圈套、余華們十八歲的出門遠行、莫言們筆下黑娃的金色紅蘿卜相提并論,不過毋庸置疑的是,有著“異質/易幟”愿景的也遠不只黎落、雪夜彭城和劉雪韜。盡管他們的創作缺憾于文學史的譜系與理論的規約,其異質的對照僅為過去的自我,盡管無數的寫作者也許窮盡一生也只能是平平無奇的“文學新人”,但在不間斷地突破和粉碎自我的過程中,他們的觀念與寫作確實在進行著一次次、一點點的重組和更新。與那些偉大的作家作品相比,他們是平平無奇的易幟者,他們創造的是點點星星的異質性,但在面對廣闊生活的具體切面時,這些潛藏的火種與基石中仍然沖撞著驚心動魄的能量。不妨試想,在每一次建立新的探索時,他們的心底都暗暗閃耀著一塊獨一無二的寶石。

 

(點擊登錄中國作家網“本周之星”板塊 

http://m.jufengx.com/404015/431511/index.html 

了解更多作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