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為《在路上》首版譯者之一,他的人生也是名副其實的“在路上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劉鵬波  2020年06月10日18:59

哪天,要是在某位文藝青年的簽名上看到“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不要懷疑,他八成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就算知道,他多半也會把它歸于《在路上》。事實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出處是《達摩流浪者》——杰克·凱魯亞克的另一部作品。這似乎印證著杰克·凱魯亞克的“奇特”命運:他留在世人心中的只有一部《在路上》,而且作品比他本人來得更加出名。

6月9日晚,《在路上》首版譯者之一、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資深制作人、央廣中國之聲和經濟之聲評論員陶躍慶來到單向live,和讀者一同回到《在路上》的熱血生活,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翻譯往事,同時分享《在路上》如何改變他的人生軌跡。活動現場還連線了遠在異國的另一位譯者何小麗。

“凱魯亞克”成為當之無愧的出版熱點

2020年,“凱魯亞克”成為國內外國文學出版當之無愧的熱點。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第一個季度,面市的《在路上》中文譯本便不下十種。考慮到中國出版界正遭受著疫情帶來的重創,這種“百花齊放“的盛況便不能不讓人感到訝異。這可不是什么“中文世界重新發現了凱魯亞克”之類的老套言論,而是凱魯亞克的作品進入公版后自然觸發的市場反應。

凱魯亞克

1969年,凱魯亞克逝世。到2019年,正好50周年。按照《伯爾尼公約》,著作權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50年內,這意味著凱魯亞克的作品到2020年已經進入公版范圍,出版不受著作權法限制。試問,在不用購買版權的情況下,誰不想分一杯“凱魯亞克羹”呢,況且這杯羹還頂著“垮掉的一代”( Beat Generation)靈魂人物的名號?

美國芝加哥作家博物館中展示的《在路上》原稿

《在路上》正式出版于1957年,是凱魯亞克用20天時間在一卷120英尺長的打印紙上完成的。出版僅5年后,《在路上》便有了中文節選譯本。不過最早的譯本沒有公開出版,是具有以“黃皮書”的形式出現的,由黃雨石和施咸榮合譯(注:“黃皮書”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譯介西方現代文學的“內部發行”版本)。今年的“凱魯亞克”出版熱中,這個最早譯本自然也沒能缺席,人民文學出版社計劃在年內推出當年節譯本的補譯全本。

國內首次公開發行的《在路上》,陶躍慶、何小麗合譯,漓江出版社,1990年

改革開放之后,漓江出版社在國內首次公開發行《在路上》,由陶躍慶、何小麗合譯。時間是1990年,當時中國還沒有加入《伯爾尼公約》。其后,漓江出版社又推出買下版權的文楚安的譯本,這一版本后來一直絕版。此后20年,市面上能夠找到的《在路上》譯本,只有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王永年版本。

陶躍慶、何小麗合譯的《在路上》不僅對國內譯介凱魯亞克作品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對譯者的人生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次,世紀文景推出新版《在路上》,特意選擇陶躍慶、何小麗30年前的譯本,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策略一樣,打的正是“情懷牌”。

遙遠的翻譯往事

回憶起自己與《在路上》的緣分,陶躍慶直言“這是一個遙遠的故事”。

1988年,陶躍慶還在華東師范大學讀英美文學專業,第一次在學校圖書館讀到英文版的《在路上》。雖然此前已經有所聽聞,但一直沒機會目睹真容。“上世紀80年代真是風起云涌的年代,大學生對新知識和文化特別渴望,特別向往開闊眼界,想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

30年后的新譯本《在路上》,陶躍慶、何小麗合譯,世紀文景策劃,2020年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陶躍慶為讀到原版《在路上》激動不已,甚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在那個年代,《在路上》被定性為一本離經叛道的書,不是主流的作品,特別小眾。”

陶躍慶的第一反應是不好讀。按理說無論哪個國家的作品,文字的敘述、描寫或結構一般都是相通的。但是,《在路上》顯得與眾不同。陶躍慶后來才知道,原來凱魯亞克用了一種叫“自發性寫作”的手法。

“其實說白了,就是胡來、亂寫。” 陶躍慶調侃道。

陶躍慶想找中文譯本對照著看,一直找不到。除了內部流通的“黃皮書”,《在路上》沒有其他中譯本,陶躍慶直覺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就像商人來到非洲,發現當地沒人穿鞋那樣,這是一個商機”。

于是,陶躍慶找學俄文的師姐王璞打聽出版事宜,并聯系到漓江出版社當時的編輯沈東子。沈東子讓陶躍慶先試譯幾頁試試。確定后,陶躍慶找到師姐何小麗,兩人一起合譯。書在翻譯完成后兩年正式出版。

《在路上》出版后,陶躍慶和何小麗收到3600元的稿費,這對于剛踏入職場的陶躍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要知道,他當時在上海對外友協工作的月薪只有104元。

開啟“在路上”的人生

翻譯《在路上》帶給陶躍慶的不只是1800元的稿費,還有精神上的轉變。

拿到一半稿費后,陶躍慶立即辭職,買機票,直接飛到海口。先是在美標公司(American Standard)推銷衛生潔具,一做就是6年。1997年,陶躍慶經人介紹來到北京,加入《焦點訪談》團隊,開始新聞記者的工作。

陶躍慶在文景藝文季講述翻譯往事

在《焦點訪談》,陶躍慶采訪過不少國內外政要,并報道了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911事件、伊拉克戰爭、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重大社會事件。

從譯者、推銷員,再到央視記者,陶躍慶的人生演繹著“在路上”的傳奇。

陶躍慶說,《在路上》讓他知道了人生沒有什么是不可能,因此在心態上無所畏懼。他發現,人經歷挫折、處在人生轉折點的時候,并沒有想象中那般脆弱。陶躍慶一直有這樣的信念:能做到的一定努力去做到。

“可以說,《在路上》改編了我的人生軌跡。”三十年過去,世界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陶躍慶的視野也開闊了許多。他認為,《在路上》告訴我們的不只是去外面看世界,更要在看到世界之后仍然能否堅持獨立思考、獨立行動,這才是看世界的真正意義。

“垮掉的一代”的迷惘《圣經》

二戰后的美國,社會氛圍極其壓抑。麥卡錫主義、冷戰、越戰、種族歧視等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以“垮掉的一代”為代表的藝術家群體率先站出來,否定傳統的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念。其中以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最有代表性,小說描寫一群年輕人荒誕不經的生活經歷,被譽為“‘垮掉的一代’的迷惘《圣經》”(美國批評家吉爾伯特·米爾斯坦語) 。

“垮掉的一代”在城市之光書店前的合影

陶躍慶認為,《在路上》是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文學和文化的核心。“凱魯亞克把內心想到的東西寫出來,這份內在的激情非常能打動人。許多讀者都會感覺,這就是我的生活。” “垮掉的一代”另一位成員威廉·巴勒斯曾說:“《在路上》出版后,美國售出了億萬條牛仔褲和百萬臺咖啡機,它促使無數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 從中可以看出《在路上》帶來的巨大影響。

鮑勃·迪倫與金斯堡在凱魯亞克墓前

陶躍慶提到了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認為鮑勃·迪倫作為流行歌手能夠加冕諾貝爾文學獎,一部分原因是他汲取了“垮掉的一代”留下的文化遺產,在歌詞里表現文化叛逆,為同時代的青年發出聲音。

“叛逆、獨立和激情,是讓你的生命變得偉大的狀態。”陶躍慶說,“激情不僅僅存在于別人的鼓勵中,更是存在于我們的身體里。打開《在路上》,隨便翻閱,便能看到生活有不一樣的色彩,靈魂有不一樣的姿態。”

陶躍慶不斷反問自己,“我能做獨立思考和判斷嗎?當所有人都對我說一樣東西的時候,我還能夠再堅持想一想,判斷往左還是往右嗎?我覺得這才是這本書真正給予我們的東西。”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凱魯亞克寫在《在路上》的這句話,值得獻給每一位青年。(中國作家網記者 劉鵬波)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