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午夜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

 
[主持人]:論壇到此結束,今天謝謝各位老師的參與,謝謝網友們的熱情,下次再見。 [2013-03-25 16:37:16]

[吳巖]:對,你剛才說的那些作者都是非常有希望,像有的人現在已經寫得非常好,你像陳楸帆,他今年出了他第一個長篇,寫得非常好,是關于環境問題,電子垃圾這些,他和中國的現實接得很近,而且它的故事又非常好,陳楸帆去年他有一個作品被翻譯成英文,美國設了一個翻譯獎,他們很少搞翻譯獎,反擊獎評來評去,比如把日文翻過來,法文翻過來這些,陳楸帆這些,被劉宇昆(音)翻譯過來,得了獎,這個獎是在芬蘭發的,所以像這也是開始走向世界。而且這兩天我看美國科幻的報紙上面,它的網站上面專門有一個細條,就是各種科幻的消息,結果有一條是陳楸帆和誰的對話錄,是一段音頻,那個已經放了一個多星期了,這很少有在首頁上放一個星期的。像飛氚,這是我學生,他的文學感覺非常好,我甚至覺得他比現在已經成名的許多許多人,那種文學的東西要深入得多。 [2013-03-25 16:32:01]

[主持人]:吳巖這應該也是您的研究? [2013-03-25 16:31:43]

[劉慈欣]:他們普遍離社會的這種現代化的氣氛,離時尚的氣氛更近一些,我們更能感受到這種現代化的色彩,還有各種氣氛,更敏感一些。另外他們在文學語言上,文筆上,比過去的人要靈動得多,要華麗得多,也更敏感一些。其他的話就不好說了,因為每一個年輕作者,他都是不太一樣的,都是風格各異的,我不太了解。因為最近我看得也不太多,因為最近科幻世界上的東西,有很多的年輕作者出來一下就沒有了,作品也形不成一個持續穩定的一個態勢。 [2013-03-25 16:30:09]

[主持人]:像他們的創作有沒有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2013-03-25 16:29:57]

[吳巖]:都是年輕作者,基本上都是八零后。 [2013-03-25 16:29:20]

[主持人]:這些都是年輕作者。 [2013-03-25 16:29:03]

[吳巖]:這都是不錯的。 [2013-03-25 16:28:42]

[主持人]:夏笳有一篇文章,他梳理了一些很年輕的作者,那上面有陳楸帆、飛氚、遲卉、江波、寶樹等等。 [2013-03-25 16:28:14]

[劉慈欣、吳巖]:劉慈欣:就像岡恩說的那樣,科幻是少數人的大眾文學。
吳巖:很感謝大家這么關注讓科幻走向大眾這件事,所以有你們的期待在,科幻還能比現在做得更好。
[dark]:科幻真的能從小眾走向大眾么 [2013-03-25 16:25:05]

[劉慈欣]:我是科幻小說作者,我不是科學家,這么大的題目不是一個寫科幻小說的人能夠搞清楚的。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真有超級的宇宙文明把我們禁錮在太陽系中的話,如果他不想讓我們覺察的話,那一定是極難覺察到的。
[星夜夢想]:大劉,您的回答讓我聯想起現在有這么一種有趣又悲觀觀點,認為人類可能被一種強大的外星文明禁錮在太陽系中。這種推測是來源于旅行者探測器在太陽系邊緣碰到的種種奇怪現象,您覺得是否有這個可能呢?你認為外星智慧生命是否可能已經到地球上了呢? [2013-03-25 16:19:12]

[劉慈欣、吳巖]:科幻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思維方式,新的科學發現本身,它也在不斷地打破舊的科學禁錮,科幻的話,當然可以設想一種其他自然規律那樣一種情況,事實上那個還是科幻文學的一個種類,改變現有的自然定律那種故事,它就是一個種類。

    吳巖:有人曾經講過,他把我們現在的生活世界叫做零度世界,所以科幻文學一定是和零度世界,它的物理體系,它的基本科學體系是有關系的,所以你要是違背這個定律,你也是一種關系,除非你不管這些定律,你說重力是這樣,你變成重力是那樣,那你還是參照了那個。
    主持人:其實是反定律,也是定律。
    吳巖:對,就是這樣。
[袁博]:請問幾位老師,科幻作品中的設定是否一定要“科學”呢?
例如,我設定了一個實際上違背現有科學定律的技術,是否還可以算作“科幻”呢? [2013-03-25 16:16:52]

[吳巖、劉慈欣]:英國作家克拉克給新手的建議是這樣的,至少每天讀一本書,堅持不斷地寫,相信有一天你會成功。

    劉慈欣:把全部的努力用于發揮自己的優點,不要把努力用于發揮自己的缺點,這個是寫作應該注意的。
[無得無失]:能夠給科幻新手作者一些意見嗎? [2013-03-25 16:16:24]

[韓松]:韓松:科幻迷的角度看待同性戀當然要以科學和幻想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比如說有一天用基因工程什么的手段把所有人改造成了同性戀,或者有一天發現宇宙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文明社會都是同性戀為主,異性戀只是少數現象。另外我想到了勒奎恩的《黑暗的左手》里描寫的一個外星球上所有人的性角色是可以變換的。
主持人:科幻文學中不是單純的同性戀、異性戀,不能以性別來界定,科幻文學作品里面的東西變化很快。
[荒人]:請問韓松老師,作為一個科幻迷的視角是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呢?我覺得科幻迷三觀該不正才行…… [2013-03-25 16:14:10]

[劉慈欣]:這個有很多原因,有很多猜測和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性,宇宙中是不是存在發達的外星文明,除了人類之外,這個還沒有確定。目前為止,我們是唯一知道的已知的星際文明。其他的原因當然也很多了,比如人類提出過很多種的假設。
[涼白開]:大劉,在《三體》的世界中,發達的外星文明之所以不聯系人類的原因是基于小說中的黑暗森林體系,怕暴露上檔。那請問在現實中,發達的外星文明一直未與人類聯系,對這點您的真實看法是怎樣的? [2013-03-25 16:11:41]

[吳巖]:蘇聯沒有成功過,而且我給的例子正好相反,蘇聯解體以后,西方的出版商立刻就進入,進入以后,大規模地洗劫了蘇聯的出版,現在你再去看,基本上他的作家隊伍這些,基本上都很少了。然后你看到處賣的百分之七八十,就是阿西莫夫這些的。然后我在歐洲其他國家我也看到類似的情況,所以真正想要這種競爭,是很不容易的,這是一方面,商業驅動。
    還有一方面,西方國家的讀者,他的口味是很小的,就像美國作家幾次來我們問他,我們這書能不能在你那兒,他就說你別想,我們美國人就看美國作品,說你就別說你中國了,他說什么德國法國這些到我們那兒都賣不出去,你想你東方,所以他講很有挑戰性。但最近一些年,我們為什么要往外推呢?我覺得最主要是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在世界上各種事物里面,開始占據份額,這個時候西方人,世界上各國人,他要解決他問題的時候,老是跟中國打交道,不明白中國人好多問題怎么弄的,這時候他有興趣,要找點中國東西看,我們是想借這個機會,稍微把它推一推。然后中國的科幻又是一個特別重要,因為它關系到未來,像前幾年有人就來找過我,澳大利亞、德國都來找過,他說我們搞了一個專題,我拿了一點錢研究中國人的未來觀,說為什么呢?說你們老崛起,將來你們都占據世界,他說我們怎么跟你們一塊兒相處,想看看這個。那科幻作品里就能看出來,從韓松、劉慈欣他們的作品里就能看出來,它是怎么面對未來的。所以稍微有一點機會現在,但是也別想太大。 [2013-03-25 16:10:39]

[主持人]:蘇聯的呢? [2013-03-25 16:10:19]

[吳巖]: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題目,因為在世界范圍內,能夠和英美科幻競爭的很少,幾乎就是沒有。 [2013-03-25 16:09:54]

[主持人]:吳巖老師,這是原來的一些問題,抽著問一下,有一個大的問題,說如何進一步形成中國科幻文學在世界的競爭力? [2013-03-25 16:09:37]

[吳巖]:鼓勵細膩的愛情描寫。
[葉翚]:請主持人幫我問一下吳巖老師,您認為好的科幻作品,可以有細膩的愛情描寫嗎?您會鼓勵以科幻為背景的科幻愛情小說創作嗎? [2013-03-25 16:09:29]

[吳巖]:應該學習日本輕小說。

劉慈欣:必須這樣。這中間有一個原因,科幻小說,我自我感覺,與文字相比,它更適合用畫面來描述,所以說必須得這樣。

吳巖:這兩年,我們一個是請進來,一個是走出去,參加一些國際活動,感到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科幻確實很有興趣,而且有很多很好的現象,像去年我們在芝加哥,前年和大前年在日本參加它的科幻大會,都是有很好的反響。像芝加哥我們搞了好幾個活動,有的人每一個活動都不參加,追著我們的活動走。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一個老先生,是一個猶太人,戴著一個小瓜皮帽,整個我們活動完了,那個老頭顫顫巍巍走上來,因為當時是我參加了,還有北星(音),在美國教書的教授,還有夏笳、陳楸帆等幾個年輕的作家,后來他上來以后,他說你們真行,你看我們在美國開會的這些人都老了,他說你們有這些年輕人,你們有未來,我們聽到好多這種話。科幻還是一個未來性的文學,它的關注還應該是關注年輕讀者,新讀者。像日本這幾年,發現它的讀者開始老齡化,他們就想吸引新讀者,它現在科幻的封面,即使給成年人看,給搞成那種很朦朧的,就是想吸引新一代的讀者,這些都很值得我們借鑒,作協應該給我們更多的錢走出來,申請點資金,幫我們請進來,我們幫助中國科幻更多地向外走,現在太多的朋友關注這件事,很感激大家。
[無名之輩]:對于中國的科幻作品的推廣,能不能學習日本的輕小說這樣影視漫畫動漫小說間互相無縫地切換呢 [2013-03-25 16:09:01]

[劉慈欣]:我肯定是對人類的未來是有很強烈的危機意識,但這個危機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像《三體》里面外星人,只是危機的一個方面,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危機感,比如說像環境方面的問題,環境方面的問題還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就是人類造成的環境危機,另一方面就是自然演化的環境危機,就是大自然,地球氣候巨變,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后面這種危機,我覺得遠大于前面的那一種。但是我覺得所有的危機上面,最大最大的危機是什么?人類在技術的安樂窩里失去進取心,由外向的文明變成內向的文明。人類未來的長度大約是哪個數量級?我覺得如果人類按現在的精神狀態生活下去的話,可能連五千年都很困難了。但是如果我們真的重新拾起我們的進取心,走出搖籃,向外太空擴張的話,我覺得我們能一直走到宇宙末日,這是沒有問題的。
[葉翚]:大劉,您在作品中以各種方式讓人類直面危機,對人類未來發展流露出強烈的危機意識,也請問您本人也是這么認為的嗎?再問個有點殘酷的問題,您覺得人類的未來長度大約是哪個數量級,萬年,十萬年抑或百萬年? [2013-03-25 16:05:09]

[吳巖 劉慈欣]:吳巖:多數優秀的科幻都已經超越了物理層面,都進入到哲學層面。而且這種趨勢不是從今天開始的,是從三十年代黃金時代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最后就是思考一些超物理層面的一些哲學問題。
    劉慈欣:如果照他說的這樣,科幻描寫很哲學,很終極的問題的話,它有可能讓科幻寫得不好的話,可能變得很空泛,變成一個空架子,有可能出現那樣的作品。所以說這可能是那種作品出現得比較少的原因。另外的話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哲學層面也并不矛盾,唯物主義本身就是哲學層面的東西。
[鵬鵬]:所謂科幻,都是架設在唯物主義世界觀之上的作品。
諸位老師有沒有想過,去創造一些觸及到物理學之上的,即哲學層面問題的作品? [2013-03-25 16:00:15]

[吳巖]:是,但是兩種觀點其實都有,我還見過一個,原來中國航天部有一個科學家,他后來到美國去做了很多年研究,我請他講,他就是同意科學發展能解決所有問題,就是現在科技發展速度太慢,結果他計算,他說什么時候才能夠解決問題?他說要比現在快14倍。我說現在都已經產生這么多問題了,14倍以后,到處都是問題了,但是他是這么感覺的。
    劉慈欣:我覺得對科學負面作用它的反映是正確的,給人們一種警示。但現在的問題在哪兒?很多的反科學主義者,他用反科學武器,它比科學本身還落后,他必須用比科學本身更文明,更先進的武器來反科學的負面作用,它現在反而用一種愚昧的武器來反對科學,這個在有些科幻作品中也有反映。
    吳巖:另外在中國來說,現在還看不出什么趨勢。我前兩天看汪暉寫的中國現代思想興起,里面就講,其實在上世紀初的時候,西方已經是對科學很多質疑了,但中國那時候恰恰都是樂觀的,和中國本身有關系。甚至在托爾斯泰寫的一篇文章,對科學不信任以后,大家很震驚,很多科學家出來想辦法,怎么把托爾斯泰納入到他這個反是一個例外。
    主持人:求證他是唯一。
    吳巖:對,所以實際上中國的情況還不是很明顯。 [2013-03-25 16:00:07]

[主持人]:這是不是也是和現在大家對于科技發展兩種不同的觀點,比如說轉基因。 [2013-03-25 15:59:50]

[劉慈欣]:對《三體》的影視運作我沒有任何參與,所以我不知道情況。

    主持人:如果真的影視運作的話,起碼是有一個版權。
    劉慈欣:版權賣出去了,但是具體的運作情況我沒有參與。
    主持人:您覺得《三體》要拍電影難度大嗎?
    劉慈欣:大,這是我不參與的原因。
[舊囚]:請問三體影視化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的話現在進行到什么程度了? [2013-03-25 15:58:12]

[劉慈欣 吳巖]:劉慈欣:這個問題首先問得很好,可能科幻不是一直這樣的,現在確實有這種現象,但最初的科幻,特別像黃金時代的科幻,這種傾向還不是太明顯,各種各樣的作品都有,有比較樂觀的,有比較悲哀的,比如像科幻三巨頭,像克拉克的科幻比較樂觀,阿西莫夫的科幻談不上什么悲觀樂觀,只是到了后面新浪潮以后,可能這種趨勢才明顯起來。可能的原因大概是科學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顯示出它的一些負面作用,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它這個科幻文學上。但從我自己來說,我對科學是抱著樂觀的態度,我以后的作品也是會樂觀地去描寫科學。
    吳巖:我不覺得總是這樣,有一些作品是這樣。
    劉慈欣:一個趨勢吧。
    吳巖:但是好像還是有很多作品是和過去一樣的,認為科學能夠處理好所有問題,其實也有很多作品是這么講的。 [2013-03-25 15:58:02]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他的題目是科幻作品似乎總是在最科學,最現代的面貌下反科學、反現代,想聽聽嘉賓的意見。 [2013-03-25 15:57:38]

[劉慈欣]: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在這么長的歲月之間,我自然有一個自己的想象世界,我想帶盡可能多的人到我的想象世界里面去游覽,把自己的想象展示給別人,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東西。 [2013-03-25 15:57:19]

[主持人]:網友留言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問科幻小說對象表達和傳遞的是什么?劉慈欣老師,您最想表達和傳遞的是什么? [2013-03-25 15:57:04]

[主持人]:韓松老師與我們遠程連線,回答大家的問題,謝謝關注。
[莫玄風]:前幾張照片上都沒有韓松老師,回答問題的時候又會偶然出現,請問韓松老師是一直在量子態和可觀察態之間切換嗎? [2013-03-25 15:52:17]

[劉慈欣]:我是絕對不會和任何人合作去創作一部作品的,因為我覺得文學創作的東西非常個人化的一個東西,兩個人最后把兩個人的缺點都發揮了,反而把優點丟掉了。
[無得無失]:那么請問您覺得集體創作適合科幻嗎? [2013-03-25 15:52:09]

[劉慈欣]:這個不是我們回答的問題。

    吳巖:這個事我跟高老師說過很多年,但是他說沒有希望,他說這些委員會都是固定的。兒童文學里邊弄點科幻就已經不錯了,你們再折騰折騰,那就沒地可去了。

    劉慈欣:別的類型文學在作協里面不也沒有嗎,人家不也都做得挺好,說到底還是科幻不行唄。
[艾天華]:吳會長,能不能把科幻協會納入作協,每年申請點經費,要不然每年搞活動都緊張。我看去年成都會議就很緊 [2013-03-25 15:46:53]

[劉慈欣、吳巖、支持人]:劉慈欣:我認為中國各種類型的科幻都需要。
    主持人:吳巖老師,您覺得有突破點嗎?
    劉慈欣:我覺得突破點應該有暢銷書,這是必須有的。
    主持人:突破點就是《三體》。
    吳巖:《三體》已經是一個里程碑了。
[disangel]:請問劉老師,您認為中國科幻更需要軟科幻還是硬科幻,現在科幻文學新的突破點在哪里? [2013-03-25 15:45:16]

[吳巖]:確實是非常少,我都不是專業研究者,我都是業余的研究者,但是像我這種研究者還有幾個,比如說上海交通大學的江小源(音)  教授,清華大學的劉斌(音)教授,劉華杰(音)教授,沈陽師范大學的夢慶書(音)教授,復旦大學的嚴松(音)教授等等。但是這個相比之下還是非常少,特別是招生名額太少。能不能擴大科研,能不能擴大招生這些,都是和中國科幻市場的發展有關系,和科幻能不能成為一個職業有關系。像我們每年遇到研究生將來干什么的問題,所以我現在在開發科幻創意能不能形成一種職業的類型,去做策劃等等。
[在銀河流浪的貓]:請問吳巖老師,中國科幻研究的現狀如何?似乎專業研究者很少啊。 [2013-03-25 15:40:36]

[韓松]:我的下一部作品,要寫一個上帝想自殺但沒能自殺得了的故事。這個宇宙中上帝要自殺好難啊。你們覺得呢?今后的作品還會更科幻吧,不科幻的作品有很多都存在電腦里自己看了玩了。《人民文學》發不了說太黑暗了。
[云樹]:想知道韓松老師下一部作品是什么,還是科幻嗎?以后會不會有不是科幻體裁的作品? [2013-03-25 15:39:03]

[劉慈欣]:關于科幻的科幻叫做元科幻,這種類型的話,必須在科幻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元科幻,就像后現代一樣,什么解構、拼貼,沒有材料是解構拼貼不了的。元科幻也是這樣,現在西方許多的元科幻作品。比如元科幻的例子,有一篇科幻,凡爾納是個騙子,什么是個騙子?他寫的東西都是真的,不是假的,結果他是真的有人登月了,登月以后就有人雇凡爾納,把這個登月的過程記述下來,但是記述下來不讓他發表出來。結果凡爾納他拿了人家的錢,又發表,又拿了稿費,這還獲得過九幾年雨果獎的提名,這就是典型的元科幻。再就是我前面介紹的三個字的那個,那是典型的元科幻。
    
    主持人:英國有一個作家,那名字我真的記不住,他寫了一個科幻小說,他這個科幻小說就是以一個科幻小說的前輩的一個科幻小說的創作經歷為主題寫的,這樣的小說,他打出的旗號就是向那位前輩致敬。

    吳巖:這也是元科幻的一種。

    主持人:元科幻和元小說有什么區別?

    吳巖:就是元小說,但是它是元的科幻,這是一種元科幻。還有根據科幻這個概念給它元,科幻其實國外也面臨著,它想不東西來。
[無得無失]:您所說的元科幻,可以理解成在同一個科幻設定【背景,技術,大環境】的創作嗎?就像是九州一樣,一群作者共用,共同完善一個設定。 [2013-03-25 15:38:34]

[劉慈欣]:我以后不會寫,至少不會大量地寫,因為寫也寫不好,還是那句話,我本質上是個科幻迷,對其他的文學題材,我不是太感興趣,甚至對文學本身來說,也不是那么投入,這么一個狀態。我倒是很想寫一部科幻史,沒有那個能力。

    吳巖:其實他比我看得多。

    劉慈欣:很想寫一部關于科幻的科幻,就是那種元科幻,但是有沒有人看,很難說,因為現在科幻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上才能寫這樣一個東西。 [2013-03-25 15:32:28]

[主持人 劉慈欣]:劉慈欣老師,您會寫科幻之外的作品嗎?
劉慈欣:不太考慮,因為從本質上說,我還是個科幻迷。 [2013-03-25 15:32:05]

[劉慈欣]:這些作品肯定有現實的影子。
[救世軍胡漢三合一東西方不敗閣下]:我覺得大劉的超新星紀元,三體,很契合現在的世態炎涼。不知道劉慈欣開有同感 [2013-03-25 15:25:58]

[劉慈欣]:我現在跟你的問題一樣,我兩年都沒寫下去了。這也正是我想問你的問題。
[可曾記得MGX]:劉慈欣老師,我嘗試著去寫小說,可是總是寫幾段就寫不下去了,發現自己不知道事情該怎么去發展,只好暫時放下去想,等過一兩天有了感覺,就又去寫。這時卻發現前幾段寫的自己不喜歡,就去改,然后就死循環,最后不了了之了。
請問劉老師碰到過這種情況么?寫作中途碰到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又是怎么處理的呢? [2013-03-25 15:25:01]

[吳巖]:我希望更多的像李淼這樣的科學家進入創作。
[莫玄風]:二位大人對李淼的科幻創作怎么看? [2013-03-25 15:22:41]

[吳巖 韓松]:我不是太認同,軟硬科幻是西方標準,西方的語境里面,是以軟科學為基礎的,軟科學基本上就是社會科學,加上一些人文,是這樣的。但是在中國的語境里面,一般認為硬科幻里面有大段大段關于科學的一些內容,或者設定,或者這些東西。軟科幻基本上就不太關心設定,主要講社會問題,我覺得中國是這樣。但實際上還是剛才我的觀點,我認為中國主要是梁啟超方式的科幻和魯迅式的科幻,所以我分為梁科幻和魯科幻,這是我的觀點。
韓松:說到未來生活細節還是寫字用筆啊旅行坐車啊,看用什么筆坐什么車了。比如葉永烈寫了飛行車,還能用吸盤吸在墻上,免了停車場。另外我理解宇宙可能就是一支大筆吧,它寫出了這個世界的每一細節。我寫過一個科幻,日本人是生產中性筆的大國,后來發現這些筆都被宇宙中的一種力量控制了。因為宇宙演化到后來成了一支筆。為什么呢?因為宇宙的目的是要濃縮文化。當然這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那種“筆”。
[無得無失]:很多科幻作品中對于未來生活都是以近代生活的想法去描寫的,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比如未來依舊是坐車,依舊是用筆寫字,您對于科幻作品中的生活細節是怎么看的。 [2013-03-25 15:19:34]

[韓松]:提問:科幻作品,似乎總是在最科學、最現代的面貌下反科學、反現代,想聽聽嘉賓的高見?
韓松:科幻作品也不是總是反科學反現代,比如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科幻作品小靈通漫游未來,它歌頌了美好的科學前景。王晉康劉慈欣何夕的不少作品也贊揚了科學的偉大。還有阿瑟克拉克的一些作品,阿西莫夫的一些作品,也是支持科學發展的。 [2013-03-25 15:15:47]

[韓松]:《美女狩獵指南》重口味嗎?我已經自我和諧過一遍了。真實的生活哪一樣不比這個重口味呢?活都活過來了,再科幻一下有什么了不起呢。有的寫成偵探小說官場小說不比這個更重口味嗎?莫言的《檀香刑》不重口味嗎?另外我覺得中國的一些場景真的很像伊藤潤二的一些畫面那樣溫暖啊。這的確不屬于想象的范疇不知大家怎么看的可能每個人的視角不同吧。
[袁琳玉]:我想問韓松老師,您寫這么重口味的比如《美女狩獵指南》等文章,不怕被和諧嗎?是什么促成了你奇譎的伊藤潤二般的陰暗想象呢?? [2013-03-25 15:08:51]

[劉慈欣]:即將面世的新作是這樣,寫一部長篇吧,對于業余作者來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你需要有一定的精神動力,這個動力是什么呢?就是你需要有一個讓你自己激動起來的那個創意,讓自己嗨起來的那種創意,這種創意是你,至少是我創作的那種最深層的一種動力。可是近兩年來,也沒有這樣的創意,所以說我很難支撐自己寫出新的東西來。但是一旦有了的話,我會去寫。當然另外還有別的原因,工作方面,還有其他方面的事情比較多一些。但是從我來說,我一定會努力地去寫新作品,這個沒有問題。
[網友]:今天這個議題挺大。不過我是大劉的鐵桿粉絲,我就想知道,大劉最近在寫些什么,有沒有即將問世的作品? [2013-03-25 15:08:55]

[劉慈欣]:這確實十分難,目前至少對我來說,是我最苦惱的一件事情。
[科幻迷一枚]:現在科幻作品題材趨同化比較多,好像題材已經讓大家寫完了這樣,要怎樣做到推陳出新呢 [2013-03-25 15:02:53]

[劉慈欣]:我回答一日囚那個問題。這種科幻確實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類型,因為本身它沒有什么明顯的科學內容,但是它卻有很明顯的創意和邏輯內容,比如說跟它類似的科幻,有像《盜夢空間》,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它給人的感覺是科幻,它有一種科幻的方式。
[無得無失]:最近想到像一日囚這種題材的,他并沒有什么特別硬核的科幻概念,但是有著一個科幻點子【一個人被困在一天里面】,圍繞這個寫一個類似推理小說的內容,也是非常棒的。您會不會覺得這樣的科幻更加容易讓大家喜歡呢 [2013-03-25 15:00:18]

[劉慈欣、吳巖]:劉慈欣:激發科學工作者參與科幻創作,首先你科幻要把它的市場做大,要有一個很興旺的市場。
    吳巖:科幻可以用來進行科學教育,因為我們現在在人大附中有一個科幻物理課,這個課已經上了四年了,我們替它做了一系列的測量,最后發現最重要的改變就是興趣改變,所以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們期望全國各地中小學老師開展更多的科幻教學。
[周明欣]:劉老師,韓老師,你們好!我是看著你們作品長大的,在這我有幾個問題想問一下。如何能夠激發更多青年科學工作者參與科幻創作?如何利用科幻激發更多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2013-03-25 14:59:03]

[劉慈欣]:這么說吧,如果魔幻和玄幻屬于白天,科幻屬于黑夜的話,它們肯定有黃昏和清晨相交的那段,這個很難有一條明顯的界限。但是這點我多說一句,雖然這么說,但是我舉一個例子,好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還是六十年代,美國司法界曾經有過一個爭論,爭論什么是色情作品?不是有性內容就是色情作品的,怎么定義大家都很困惱,法官們都很苦惱,有一個美國首席大法官說了一句話把問題解決了,他說你不用定義,色情作品我一看我就能認出來,科幻也是,科幻定義現在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真正的科幻,像我這樣的科幻迷和廣大的科幻迷,看一眼就能認出來。但是你說給它一個定義的話,現在我是給不出來,我不知道誰能給出來,但是確實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它是科幻,或者一眼就能看出來它是奇幻、魔幻,這個沒有問題。就像色情作品一樣,有的帶有性內容不是色情作品,它是文學作品,但是它是色情作品,你一眼就能看出來,科幻也是。甚至很少有那種作品在我來說,又像奇幻,又像科幻的,沒有,很少,我沒有遇到過。
[楊旋]:魔幻和玄幻屬于科幻嗎? 或者跟科幻是啥關系? [2013-03-25 14:57:32]

[劉慈欣]:即將面世的新作是這樣,寫一部長篇吧,對于業余作者來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你需要有一定的精神動力,這個動力是什么呢?就是你需要有一個讓你自己激動起來的那個創意,讓自己嗨起來的那種創意,這種創意是你,至少是我創作的那種最深層的一種動力。可是近兩年來,也沒有這樣的創意,所以說我很難支撐自己寫出新的東西來。但是一旦有了的話,我會去寫。當然另外還有別的原因,工作方面,還有其他方面的事情比較多一些。但是從我來說,我一定會努力地去寫新作品,這個沒有問題。
[麥克阿瑟]:請問劉慈欣老師,最近有沒有即將面世的新作啊?還有您的地球往事系列會不會接著寫下去啊? [2013-03-25 14:53:03]

[吳巖、韓松]:韓松:我覺得科幻就是現實主義。好的科幻作品的特點是展現出巨大的真實性,把虛構的現實描寫得跟真的一樣,細節上惟妙惟肖,雖然是創造出來的未來世界,但用的都是現實主義的手法,大多像托爾斯泰的寫作方式,而且它關注的問題也都是現實的,如人類的生存困境,環境,資源,人口,人與宇宙的關系,兩性關系,宗教與人,科技帶給人的悲喜,科技與社會的關系,等等。所以科幻是極現實的一種文學,而非虛的。

吳巖:其實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是關于現實的,某種意義上說,即使像劉慈欣《三體》,講那么遙遠的事情,但是還有評論說,說這仍然是一個關于今天怎么生存,因為劉慈欣自己也講過好多,他現在工作地方也是一個基層的地方,所以他看到中國真正的現實,老百姓之間是什么樣的。所以很多人看了他這個有感受,是因為觸動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某種感覺,可能他講的類似于他在工作單位里面,他在家庭里面所遇到的問題。

  至于說韓松老師這種科幻現實主義,更是直接從現實生活中取素材作為他的科幻的主題,直接去對那個東西發表議論。我覺得他的不同在于,他可以說很多別人說不了的話,因為科幻把他放到了另一個場景里邊,所以給他相當大的自由度,他可以談得很深入、很清楚,會給他造成麻煩。
  
  劉慈欣:吳巖老實說得很對,我也很同意。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作為一個科幻迷的感覺,總覺得文學也好,還是科幻也好,所關注的肯定是現實的部分。但也需要一些離開現實的部分,因為我們畢竟生活是很多元化的,除了關注現實以外,可能還需要關注一些和現實沒有什么關系的東西,一些很終極的東西,包括人生的一些終極利益,還有我們的起源,我們遙遠未來的走向,這些東西在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比較豐富,溫飽已經解決了以后,人不可避免地要去想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和現實沒有關系,這也恰恰是科幻小說的一個題材,像這兩個類型的科幻小說,也是科幻小說比較吸引人的一個部分。
[在銀河流浪的貓]:吳巖老師說韓松是科幻現實主義,我也覺得韓松老師的作品現實批判性很強,可否請韓老師談談科幻、現實與文學之間的關系? [2013-03-25 14:52:49]

[劉慈欣]:我覺得文明肯定是外向的,但是現在的文明有向內向發展的趨勢,因為現在我們似乎躺在技術的安樂窩里面,有一種把人類曾經有過的進取精神,一天一天的在消磨掉的那么一種傾向。其實文明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你不用從邏輯上講,你從整個宇宙和人的這種結構對比上講,一下看出來人是文明應該是內向還是外向的。因為我剛才說過,我們文明是在宇宙中的一粒灰塵上生活的,而這個灰塵之外的所有的部分,我們人都沒有踏足過,這個顯然是不合理的。作為生命來說,作為以擴張為本性的生命來說,我覺得這種狀況肯定是一種極不正常的,極不合理的狀況,而現在我們面臨的就是這么一種狀況。
[小劉同學]:問大劉的。您覺得文明的發展方向是內向還是外向?人類是否將文明做成了“人彘”陷入了自我截除又作繭自縛的境地? [2013-03-25 14:48:32]

[劉慈欣]:這個說起來,我不知道吳老師聽說過沒有,最近美國有一本雜志,去年還是前年開始的,類似于圓科幻小說,把那三本雜志當作書名,他就是虛構了一個歷史,說二戰時期,美國五角大樓,把阿西莫夫,克拉克這些人都弄到一塊兒,讓他們在那兒搞二戰的新武器,這本書我特別想找,一直找不到,就是你說的這個。但我總的來說,科幻的思維方式,與科學是差異很大的,它們不是一種思維方式,但是它們確實有相通的地方,那本書很有意思。 [2013-03-25 14:47:29]

[吳巖]:美國宇航局有一個預研局,它每隔一兩年請科幻作家聚會,另外他可以下一個項目,給你多少萬塊錢,研究一下所有科幻作品里面,這個航天有什么新的方法?然后看這些能不能真的做。 [2013-03-25 14:47:09]

[劉慈欣]:你說科幻作品真的能帶動科學,我認為這是太高看了。我一直認為科幻是跟著科學走的,它的素材也好,題材也好,是跟著科學發展之后的。很少,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說是科幻提出一個新概念,然后科學再發現的。但是具體說來,你說的這個也是事實,很多科學家小時候他都看過科幻,但是他受的那種啟發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讓他對未知世界感興趣,對科學感興趣,以至對他后來的人生道路有一定的影響。但并非說是科幻直接的能夠在專業意義上給科學帶來什么啟示,我不敢說絕對沒有,但是這種情況是極其少見的。反過來說,科學給科幻的啟示,它本來就是一個源泉,離了它就不行了,就很難再寫出這種科幻了,我一直是這么認為的。
[網友]:好像好的科幻作品在科學上對科學家一些啟發。 [2013-03-25 14:45:41]

[吳巖]:科幻小說確實很大程度是區別于主流文學,但是也有一部分科幻作品是主流文學里的佳作,像剛才說的《1984》,《美麗的新世界》等等,這些已經完全是主流文學里面的瑰寶,包括過去一直認為質量很低劣的弗蘭肯斯坦,現在也成了大學里面的經典,可以講一個學期的課,在中國只有《紅樓夢》、《史記》這些東西可以放成一個學期的課。但多數科幻小說它關注的東西還是一粒灰塵以外的東西。
[無得無失]:科幻是小說,就要承擔小說應有的人文價值,常有吧友認為科幻小說就完全區別于主流文學,對于這種科幻非主流的看法,您有什么見解呢? [2013-03-25 14:45:30]

[劉慈欣]:這個很復雜,因為我作為一個科幻作者,我寫的那些科幻作品,在現在來說,它不是那種主流的,反而是比較邊緣的一種科幻。我認為,還是剛才那句話,科幻作品有很多種,看你面向讀者群是誰?首先我覺得,怎么說呢?像我這種科幻,首先你必須是一個科幻迷,才能夠寫出一個比較好的科幻作品來。因為如果你連科幻迷都不是,那么這種傳統的科幻,大概很難涉足,因為它傳統的科幻,它的審美取向也好,它的讀者群也好,都與普通的文學,其他文學題材都有很大的差別。所以還是那句話,在科幻迷評價比較好的一些科幻,可能用傳統的文學的角度來評價它,可能就看不出什么來。
[網友]:怎么樣才能寫出好的科幻作品?有哪幾個特點算是比較好的科幻作品? [2013-03-25 14:44:16]

[劉慈欣]:問吳老師科幻和未來學的關系的那個問題。 [2013-03-25 14:40:28]

[劉慈欣]:我曾經說過,我的小說里面它對現實的反映也好,對政治的反映也好,應該不是小說的主體內容,但是可能那里面的內容,因為故事講到那里,可能它相當得多。我覺得我的小說里面,它的政治含義,很像菲歐幾何,但是知道歐幾里得的幾何,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都是咱們認為的公里。但是發展到后來出現一種菲歐幾何,在一種非平面的空間下,歐幾里得是不成立的,可能過一個點,一條直線都作不出來,兩點之間那個直線絕對不是最短。而且這個菲歐幾何,它開始是個思想體操,后來發現不是思想體操,后來發現它真的是那樣。所以說我小說中的政治也是這樣,在我們現在的主流價值觀中,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很多東西就是絕對正確的,現在的所謂的普世價值也好,各種主流的價值觀、道德觀也好,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絕不能違反的,這個自古以來就是絕對正確的東西。但是科幻小說它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設定另外一個菲歐幾何的空間,在那個空間里面,你這些所謂的看上去很正確的這些價值觀也好,道德也好,就顯得很可笑,而且很不正確。反而以前認為很邪惡的一些東西,在那個空間里面,在這種菲歐幾何的空間里面,你倒是變得很合理,很正面。這個就是我的科幻中間主要涉及到的政治內容。 [2013-03-25 14:39:24]

[主持人]:有一個問劉慈欣老師的。 [2013-03-25 14:38:58]

[劉慈欣]:我沒有刻意地去追求自己作品的中國屬性,我個人一直認為科幻文學可能是所有文學題材中最具共性,對全人類來說,最具共性的一個文學題材,它所關心的問題更多的都是我們大家所共同關心的一些問題,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個是任何一個民族它都必須關心的,這種問題沒有什么民族性。
    但是另一方面的話,確實我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中國作者,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的作品里面肯定有大量的中國因素,事實上我覺得我的作品里面,可能中國因素相當多,比別人還多,我是這樣想的。雖然有很多作品寫的是中國古代的,純粹民族化那種,我覺得它內部那種中國的東西,可能還并不如我多,但是這并不是我有意加進去的。我并不希望把科幻文學搞成一種民族特色很強的文學,我覺得那個不是科幻文學應有的一個方向。但總的來說,中國的現實,中國的生活,肯定會在作品中間去有所反映。 [2013-03-25 14:38:32]

[主持人]:劉老師從您的作品感覺呢? [2013-03-25 14:38:10]

[吳巖]:因為我剛給美國寫了一篇文章,做那個專號的時候我寫了一個序言,叫中國科幻入門。我在里面講中國科幻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還是想要民族復興還是主題,感覺這個民族一直受壓制,在1840年以后開始感覺受壓制,現在老想恢復它原來的狀態。另外還有一個,既然魯迅一直提倡科普這些,要表現科學,這些東西我們又做了將近八九十年的工作,反而這里面是有一些成果的,就是和其他國家是不一樣的,我們也正在做一些研究,看看能不能從里面提取更多東西。 [2013-03-25 14:37:55]

[主持人]:可能大家接觸多一點的還是科幻的電影,國外的,咱們自己本土的比較少,咱們中國的科幻文學和國外有什么相比起來,咱們自己有什么獨特性嗎?比如說本土特色。 [2013-03-25 14:37:38]

[劉慈欣]:還有另外一個渠道,就是影視,雖然影視咱們現在仍然沒有看到中國大的,能夠讓觀眾看得到的大的動作,但是在下邊,在幕后,在籌備階段,有大量的很多的中國科幻電影都在籌備,而且都是投資巨大的那種,不是像以前那種小打小鬧的電影,都是很大的大片。因為我參與過其中的幾部,因為合同原因,我不好透露,但是他們籌備的力度也好,還是他們參與人員的級別也好,包括編導什么,包括背后的公司,都是實力很強大的。具體最后哪部能拍出來,咱們不太清楚,但是可以預見在近年內,中國的科幻影視可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樣當然也可以帶動科幻的創作。 [2013-03-25 14:37:19]

[劉慈欣]:可能沒有精力了。
[鐵刀]:劉慈欣老師會愿意參加一些大學社團組織的科幻活動嗎? [2013-03-25 14:35:48]

[吳巖]:磨鐵也在做,還有各個出版社,像希望出版社最近也開始搞。 [2013-03-25 14:28:08]

[劉慈欣韓松]:我先說說科學和幻想的關系吧,一直人們有一個誤區,好像有個說法叫科學幻想,科幻文學是戴著鐐銬跳舞,就好像是其他的幻想文學,像奇幻也好,魔幻也好,沒有限制。科幻是有限制的,所以我們戴著鐐銬跳舞,我覺得這種說法完全是對科幻文學可以理解的這種誤區,我覺得科幻根本不是什么鐐銬,科學不是鐐銬,恰恰相反,科學是一個翅膀,是一個想象力的翅膀,科學不是去壓抑你的想象,它恰恰是能夠提升你的想象。其實你仔細看一看,建立在古代神話基礎上的科幻和魔幻作品,其實它的想象的題材是相當的,不能說貧乏,數量相當有限的,就那么幾種,不管是過去的魔法類的奇幻也好,還是新設定的新的奇幻也好,它所設想的幻想的,不管是新奇程度,還是創意程度,都是很有限的。但是科學給科幻提供的那個想象題材,想象資源和故事資源,是任何一個文學種類都無法比擬的,相當得豐富。我以前舉過很多次例子了,老生常談,比如愛情,主流文學永恒的主題,不就是男女之愛嗎?但是在科幻里面可能有三種,可能人和機器人談戀愛,可能人和外星人談戀愛,這個資源相當豐富。所以我覺得科學與幻想的關系,科學是幻想的翅膀,不是幻想的鐐銬。所以科學是幻想的鐐銬,甚至像鄭淵潔說的那樣,知識越多,想象力越低,我覺得這都是很大的誤區。
吳巖:我先介紹一個,老牌的雜志《科幻世界》,希望大家能夠關注,不單是這本雜志,它是一個系列雜志,它應該是專業的科幻。還有一個《新科幻雜志》,這兩個是專業科幻雜志,大家可以關注。然后有一些書系挺好的,像科幻世界雜志做的《科幻大師叢書》。國外的比較好的,剛才講的《讀客》出的《銀河帝國》《基地》系列等等。還有上海的世紀文景,還有像譯林的新譯本,這些都是非常經典,非常重要的作品。其他還有一系列書系,現在好書很多,這是國外的。國內的剛才講的科幻世界他們做了一系列國內的作家,有一個叫做中國科幻基石叢書,還有一個叫星云。

    劉慈欣:長篇的雜志。

    吳巖:還推出一些新人。

    劉慈欣:我再推薦個比較另類的閱讀,咱們現在很多都在網上閱讀,國外有兩大科幻的最高獎項,一個叫星云獎,一個叫雨果獎,它每年都有一個最終提名,最終提名都貼到網站上,特別是星云獎網站上,都可以免費看,那都是這個年度質量很高的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特別是星云獎,從2009年到現在都有,那個里面可以看一看。
韓松:科學幻想里面,科學與幻想的關系,越來越不可分,有時科學即是最大的幻想。正如最高級的科學即是魔法一樣。關于魔幻現實主義可以劃到純文學里去,那是魔幻現實主義是一種表現手法,而不是一種文學類型,正如意識流的手法一樣。科幻目前被認為是一種類型文學,跟偵探小說一樣。但一些用比較有力的文學方法作為表現手段的優秀科幻作品或者帶有科幻色彩的文學作品如五號屠場萬有引力之虹蠅王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也應該是純文學作品。我是這樣想的。其實今后可能只有好作品差作品而不再有什么類型作品之分
[我是科幻盲]:科學幻想里,科學與幻想是什么關系?能不能請幾位老師推薦一些作品。 [2013-03-25 14:28:04]

[劉慈欣]:我曾經說過,我的小說里面它對現實的反映也好,對政治的反映也好,應該不是小說的主體內容,但是可能那里面的內容,因為故事講到那里,可能它相當得多。我覺得我的小說里面,它的政治含義,很像菲歐幾何,但是知道歐幾里得的幾何,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都是咱們認為的公里。但是發展到后來出現一種菲歐幾何,在一種非平面的空間下,歐幾里得是不成立的,可能過一個點,一條直線都作不出來,兩點之間那個直線絕對不是最短。而且這個菲歐幾何,它開始是個思想體操,后來發現不是思想體操,后來發現它真的是那樣。所以說我小說中的政治也是這樣,在我們現在的主流價值觀中,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很多東西就是絕對正確的,現在的所謂的普世價值也好,各種主流的價值觀、道德觀也好,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絕不能違反的,這個自古以來就是絕對正確的東西。但是科幻小說它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設定另外一個菲歐幾何的空間,在那個空間里面,你這些所謂的看上去很正確的這些價值觀也好,道德也好,就顯得很可笑,而且很不正確。反而以前認為很邪惡的一些東西,在那個空間里面,在這種菲歐幾何的空間里面,你倒是變得很合理,很正面。這個就是我的科幻中間主要涉及到的政治內容。
[銀河鐵道之夜]:劉慈欣的小說里有很多政治想象,能詳細講一講這里面的內涵么?比如文明間的沖突之類……謝謝~ [2013-03-25 14:28:03]

[劉慈欣]: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本質上說,就像當初爭論科幻是文學為主,還是科學為主一樣,是一個偽命題。科幻和兒童文學劃為一類真的是個偽命題,因為科幻可以有屬于兒童文學的那一部分,也可以有屬于成人文學的那部分。而且兒童科幻,我覺得屬于少兒科幻的文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首先他們的市場很大,可以作為科幻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很遺憾的是,現在國內從事少兒科幻創作的人還確實是很少。
    從思想上將之與兒童文學區分開的話,怎么說呢?讀者低齡化,不一定是兒童文學,我一直認為讀者低齡化,不是中國科幻的一個缺陷,相反是它的一個優勢。如果像西方科幻,美國科幻讀者那樣,都是中年或以上的讀者群,并不是一個很樂觀的狀況,我個人認為。

    吳巖:而且西方現在好多人羨慕我們有這個青少年讀者。科幻迷的一些想法可能也要改變,因為好多人,他實際上寫了成人看的文學,后來發現其實可以成為兒童文學的時候,反而得到成功,曹文軒也是,那個《草房子》放到兒童文學里面更成功,其實沒有一個界限。

    劉慈欣:這里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從我的感覺上,從科幻文學最深的那個靈魂深處上來說,科幻文學有一種天真的東西,這種東西從科幻文學誕生以來,它一直是科幻文學中間很有魅力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當然很難說得清道得明,但是它確實有一種天真的東西在里面。也正是這種東西,是科幻能夠在大眾中成為一種蓬勃發展的那種文化。舉個例子,你像美國的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產生了很大亞文化群的這么兩大系列,它中間有很多成為標簽的一種天真的東西,這可能和科幻很深的一個靈魂,一個內核相關的。但具體我確實也說不清這個東西,只是一種感覺。
[趙明]:盡管有《三體》這樣的杰作,但在中國,科幻文學還是和兒童文學是劃為一類的,能否從思想上將之與兒童文學區分開?科幻作家又該怎么做呢?謝謝。 [2013-03-25 14:27:55]

[劉慈欣]:發表渠道現在是比較多元的,以前主要發表渠道就是科幻世界雜志等雜志,現在有很多,比如像最近郭敬明那一下就簽約了三四個,陳楸帆、飛氚、寶樹,還有寫《神的平衡器》的一個女作者,還有其他的渠道,比如像很多出版社,我也數不過來,也都在做科幻。 [2013-03-25 14:27:40]

[吳巖]:科幻是文學嘛,未來學是科學,這是很不一樣的,未來學產生是由于科幻作家,特別是威爾斯他的一系列的作品,證明人類是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去思考未來,這樣的話,才產生了未來學的這個領域,上世紀初的時候。后來到了三四十年代,未來學成形以后,它走向它自己的發展。未來學主要用的科學方法,基本上是叫外推,推論,去年聯合國有一個做環境項目,它做了三十幾種未來學的方法,比如根據現代的數據推理今后,當然里邊也有一些是借助科幻的那個來推向未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叫新納爾瑞歐(音),科幻作品里它不是只講一個技術,比如石油,明年少多少,后年少多少,大后年少多少,不是,它是講石油一少,車少,然后生活就變了,住的就近了,就遠了等等這些,所以科幻實際上是一個科技變化,有很多網絡的變化,科幻把這個東西寫出來。而未來學只推想一個方向,后來未來學把這些東西也放在里邊,也做這種預測,像這種就是一個科幻的未來學方法。還有一個,科幻有好多想法是直覺,像直覺這些東西,它現在也用一些。

    劉慈欣:科幻的思想方法是介于科學和文學之間的很奇怪的思想方法,既不像科學那么嚴謹,也不像文學那么隨意。未來學一般用一種線性的推斷,但是科幻不是線性的,可能是一種曲線型的一種推斷,一種很跳躍的。
    吳巖:科幻不是推理,它是比喻,科幻給的這個故事,是現實的比喻,這是不一樣的,因為推理你是一點點推出來,未來越來越,它不是。
主持人:有跳躍性。
    吳巖:對,是一種類似的東西,給你很多啟迪。
    劉慈欣:而且這個科幻文學對于未來,從整體上來說,有一種排列屬性,什么叫排列屬性?一般來說,未來學確定一種未來,推導一種未來。科幻文學是我們可以看到有多少種未來,可能的未來擺在我們面前等等,這是科幻文學的一種視角。
    吳巖:還可以加一點,今天的未來是和我們今天人的行動有關,如果人看了很多科幻以后,很可能他在做事的時候,就把那個用在這兒,最后你說的這些東西就實現了。
    劉慈欣:因為有人評論奧威爾的書,1984年我特別注意到,紀念1984,有一個人問,為什么1984?真正的1984沒有到來,最后有人回答,可能就是因為有了1984年那本書,那本書寫得很黑暗,很恐怖,至少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吳巖:還有典型的例子,就是原子彈的那個,美國那個原子彈是秘密做的,做了以后,后來還沒出來的時候,有一天中情局就跑到一個作家家,把這個作家抓了,抓了以后說,你從哪兒搞到這些秘密?他說我確實不是我搞的,我就是寫的這個作品。后來發現什么呢?那些科學家給關在一個地搞發明,結果每天沒事干,等于看這些科幻雜志,就把這個用在他那上面了。所以很可能現在很多人看劉慈欣的小說,他們現在又從事科研,過幾年可能他們就會把它用在他的真實研究上面。
[龍貓]:想問問吳老師科幻和未來學的關系?謝謝~ [2013-03-25 14:25:45]

[主持人]:一般他們是有一個圈是嗎?發表渠道是什么? [2013-03-25 14:25:32]

[吳巖]:我覺得從《三體》給帶動以后,中國科幻確實像剛才劉慈欣講的,全面的一個提升、復蘇。現在作者非常多,而且來自各行各業,來自各個領域,除了像他們這些人,原來就是搞科幻喜歡寫,還有一些純文學的作家現在也加入進來。最近又出了幾本,但是我都還沒有仔細看,原來比如寫詩的,寫小說的。還有一些科學家,中國頂尖的物理學教授李淼(音)他也來寫,而且他最近寫了一本書,叫《三體里的物理學》。年輕作者現在很多,大部分作者,像我們六零后,都已經算是少的了,現在是七零后很多,八零后,九零后很多了,而且有的人寫得是非常不錯,剛才講的像陳楸帆、夏笳、飛氚等等,數不過來,還有寶樹、江波,非常多,看他們的實力是很強的。 [2013-03-25 14:25:17]

[劉慈欣]:這方面吳老師了解。 [2013-03-25 14:24:25]

[主持人]:咱們現在目前的整體創作情況是怎么樣的,能介紹一下嗎?在您感覺上,現在目前的氛圍。 [2013-03-25 14:24:09]

[吳巖]:是請了三個人翻三本,這三個人要么是,像劉宇昆(音)華裔,同時在美國用英文可以寫作,而且得了美國的科幻大獎,所以像他參加翻譯是很好。另外兩個人有一個是北師大畢業,原來是中文系的一個學生,是美國人,周華(音),他中文非常好,他的母語又是英語。還有一個是艾瑞克(音),他翻了很多咱們純文學的作品。所以譯者選得非常好,下面就看出版環節,包括銷售環節,怎么推等等,還是還有很多部。 [2013-03-25 14:23:52]

[劉慈欣]:正在翻譯,第一部已經翻譯了。 [2013-03-25 14:22:13]

[韓松]:地鐵和高鐵這兩部作品的創作動機,都是源于現實的科幻性,源于現實的不可理解性,那種巨大的駭異感,那種與五千年農業文明交織在一起的工業化信息化帶來的人類和動物的快速變異,還有中國與世界的難以溝通卻又不得不在飛速變幻的過程中打交道,由此形成的種種沖突,正好像在黑暗的隧道中面對突然降臨的外星文明。
[左岸風景]:請問韓松老師,《地鐵》《高鐵》的創作動機是什么?這兩部作品的扭曲變幻很吸引我。 [2013-03-25 14:21:46]

[吳巖]:我先說吧,中國科幻大規模地傳播是沒有過,當時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一個教授跟美國的一個出版社合作出版,當時翻譯了一些外國作品。因為中國科幻本身也是低潮,所以國外也找不到作品,他們經常有作者來,問有沒有。像從1991年開始,我們不但地科幻世界雜志想繁榮這個事,每次開會,開會外國記者來,問有沒有東西,但是很少。最近一些年開始零零星星的在各個雜志上面出現一些短篇被翻譯過來,像韓松的作品等等。然后去年的年底,香港有一個雜志叫《譯從》,做了一個中國科幻專號,晚清的選了幾篇,現在的選了幾篇,這個主編的主要想法是說,今天的這個等于是世紀初,晚清的也是世紀初,這兩個時代有點像,還有一些零星的,像以色列有一個編者叫冷衛(音),他注意推進世界科幻,他編了幾本全世界各國都有的,我們有時候給他點作品,他每一期里面放一兩篇。還有其他一些雜志,像人民文學最近也搞了一個專號,科幻方面的,星河主編的,還沒有出。像歐寧編的一個雜志叫《天南》,《天南》的第二期也是科幻專號。現在零星的加起來,我覺得短篇小說大概在三十篇左右,現在還有一些年輕作品,陳楸帆的一些作品,夏笳的一些作品,我覺得三四十篇差不多。像比較長的作品,劉慈欣的《三體》。 [2013-03-25 14:21:43]

[韓松]:科幻應緊跟科研前沿,現在的科技變化驚人,人類處在又一場科技革命的前夜,不能僅僅是掌握中學時代那樣的科普知識,而應理解新的科技的精髓,前瞻人和社會在科技時代的出路。一些外國人對科技的理解達到了很讓人吃驚的地步,有的我們都看不懂。學習無止境。科幻要有新的創造,需要不斷地向科技前沿學習。

劉慈欣: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可能是現在一種科幻所面臨的很本質的一個困難,就說科學在飛速地發展,它不斷地提供出越來越多的故事題材和想象力的題材。但是作為科幻作者的話,你如何去把這種題材變成文學的表現,這確實是一個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首先一點困難在哪兒?比如現在最前沿的一些理論,科幻作家就很難懂得它,更不用說去表現它,把它變成讀者還能懂的東西去表現,首先這是一個能力問題,因為現在的科學與古典科學不一樣,古典科學,只要你下功夫,你能夠把它搞懂的。但是現在的科學前沿,它用到的數學語言已經相當復雜了,如果不是專家的話,一般人憑著自己的努力,你很難把它搞懂。作為科幻作者來說,你既然自己都不懂,你更難把它變成讀者能懂的文學形象了,這個光靠科普是遠遠不夠的,是根本不行的。

吳巖:科幻的靈魂,其實很多人認為是科技上別人沒想到的新的東西,其實你問很多作者,一天到晚其實在琢磨這個新點子,還不是在考慮這里故事怎么回事。而只有找到這種新的東西的時候,才覺得這可以寫,當然還有后邊,里面貼著故事那些。但是今天的作者,確實在這方面,咱們中國作者,有好多新作者,覺得你有這個點子,我再給它串串新故事,這種比較容易。但是真正的好故事,恐怕你還是要產生一個新的創意,這樣才能在史冊里面有你。

    劉慈欣:但這個越來越難。

    吳巖:越來越難,你根本無法進入。

    劉慈欣:但還是一句話,科幻有很多種類,像我寫的科幻是這種模式的,但還有別的種類,比如傾向于文學的科幻。

    吳巖:或者是一種世界觀的不同,比如說咱們有華裔作家姜峰南(音)他寫過一個巴比倫塔,是一個宗教題材,那本來是像個神話似的,但是他寫的認為真正有這個事,然后造一個塔,怎么塔,造一個轉圈的梯子,然后上去,要走幾個月,然后才能走到上面,所以半途上得要設旅館、驛站,得有給車加油的地,然后還要把磚頭一點點推上去。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有瓦匠磨這個塔,瓦刀掉下去,掉兩個月就得掉地底下去,這兩個月這個人就沒活路了,把這些寫出來了,就產生一個新的科幻作品,也不是什么特高級,但是是一種新的視覺。

    主持人:我要讀,我感覺科幻是在尋找一種新的對于世界的解釋,科幻它要打破我們現在有的思維,然后尋找一個突破。

    吳巖:其實科幻的思想伽利略看吊燈,看擺動這些,其實是他用一種新的思想來看這個吊燈看出這個東西,科幻就要這樣。
[袁博]:我認為現今的科幻作家,與科研的前沿還是有些脫節。許多科幻的設定,用的還是很多年前的橋段。我想請問幾位老師,你們怎么看這個問題?科幻作家有必要去緊跟科研的前沿嗎?還有只要有一定的科普知識即可? [2013-03-25 14:21:37]

[主持人]:咱們網友最早的提問,咱們中國科幻文學的創作現狀,在國外的現狀是什么樣的?能不能給讀者介紹一下? [2013-03-25 14:20:23]

[吳巖]:對,反正會有人罵。 [2013-03-25 14:20:05]

[主持人]:這批評夠狠的。 [2013-03-25 14:19:45]

[吳巖]:對。 [2013-03-25 14:19:28]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沒有讀者,潛在的讀者很多,但是可讀的書不多。 [2013-03-25 14:19:15]

[吳巖]:我也同意,另外就是很難定義到底是大眾還是小眾,科幻現在的媒體形式基本上轉到電影,所有的科幻大片,就是觀眾最多的,所以它應該是最大眾的。在小說這個領域,你看你怎么定義讀者群,如果你把他放在咱們這種年齡上,可能他不看。但如果定義在九零后,多拉A夢這些,人家都是熟悉得不得了,現在國外每天追的這些劇,那你說他大眾小眾,它還是蠻大眾的。但確實你講中國的作品,現在像《三體》這樣的作品還非常少,我們的作者還沒有有更多的像《三體》這樣的東西出來。好多人看完《三體》以后,說我想看別的,我找不著,沒有。 [2013-03-25 14:18:18]

[劉慈欣]:這個我很同意吳老師以前在成都說的一句話,這可能跟時代有關。中國人發展到現在,我們的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的工業化進程也好,現代化進程也好,都呈現一種加速的趨勢,它很深刻地改變著我們民族的文化的視野,文化的氛圍。說得更具體一些,現在的中國人,再也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那種,眼睛只看到周圍的一些很現實的東西這樣一個人群了。至少是有一部分的中國人,相當一部分的中國人開始思考更終極的問題,開始思考全人類都關心的問題,或者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開始思考那些別的民族在豐衣足食之后,有閑暇思考的那些更長遠的,更終極的那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長遠的現實,有些可能連長遠的現實都不是,就是一種很哲學的問題。我認為不管是《三體》也好,還是其他的科幻作品、科幻電影也好,在中國它的市場開始出現熱潮,它肯定是很深層的一個因素。就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次科幻熱潮一樣,它的直接背景和推動力,就是當時郭沫若的話講,叫科學的春天,長期的文革的科學的低潮期之后,突然科學技術開始占有一定的位置的時候,產生的一種情節,可能就是現在中國現代化進程帶給人們新的精神狀態,我覺得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2013-03-25 14:17:00]

[主持人]:您覺得您的《三體》,您也說了,它現在發行了已經是四十多萬套了,您的《三體》發行量應該說已經算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您覺得您的《三體》這么受到讀者的歡迎,您個人認為有什么原因? [2013-03-25 14:15:55]

[劉慈欣]:我覺得目前這個時代它已經和過去的閱讀格局不一樣了,社會的取向分得越來越細,各種的文學題材,甚至文學題材里面的分支,都有它特定的讀者群,而且這個讀者群也分得越來越細。在這種情況下,科幻走向大眾怎么說呢?我作為一個作者,我只能是寫我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因為科幻分了很多種,它的內部也是豐富多彩的,各種各樣的,具體怎么樣走向大眾,我真的一時也說不清楚,因為它的情況太復雜,不太一樣。
    從我自己寫的科幻來說,它是一個從科幻誕生以來一個很固定的,很封閉,也很忠實的一個讀者群,就是科幻迷的讀者群,這就是我所寫的科幻所面向的一個科幻迷。但是還有其他出發點的科幻,轉移社會的科幻也好,還有文學性強的科幻也好,它有自己的特定群。具體總體上來說,一兩句話真的很難說清楚。 [2013-03-25 14:14:45]

[主持人]:但是我覺得現在科幻,我個人感覺,好像還是有一點點隔,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有更多的讀者你要跟他說起科幻文學,甚至有一些比較專業的人士,你要跟他談科幻,他可能覺得沒什么好說的,就是說科幻如何能進入到更多的閱讀視野中去,或者進入到更廣的接受范圍之內,有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2013-03-25 14:14:24]

[韓松]:首先,國內和國外對中國科幻的興趣增大。比如兩屆老書蟲國際文學節,請了科幻作家。這是一個針對外國人的文學節。還有不少外國人感興趣,外國記者采訪。外國文學活動邀請中國科幻作家出訪。外國學者研究中國科幻。他們對中國科幻的興趣,好像比奇幻要大,因為覺得科幻跟中國現實和中國未來有關系。不僅僅是消遣和好玩。
第二,中國夢的問題。科幻是一個關于夢的文學。那么,中國成了重新有夢的民族。但這個夢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清朝末期就開始做,那時科幻第一次進入中國。五十年代又做。七十年代末又做。今天又做。這個夢做得有悲有喜,更多是苦澀。但畢竟又有了夢。科幻在這個夢里扮演重要角色,它是現代化的產物,而中國夢就是現代化的夢。
第三,中國科幻的主題很多與現實問題有關。現在的環境問題,貧富差距問題,能源資源問題,人口問題,醫療問題,住房問題,腐敗問題,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問題,等等,都是中國科幻經常描寫的主題。主流科幻作家的作品里,都有強烈的現實的影子。科幻是一種很有力的現實主義。一部中國科幻史,包括科幻的幾次興衰,就是中華民族崛起的一面鏡子。
第四,科幻能給中國帶來什么?也許問題有些大,但不止被一個人問到。魯迅介紹科幻進中國的理由,是“導中國人群以前行,當自科學小說始”。科學,未來,想象力,冒險精神,百家爭鳴,無數世界的可能性,人與宇宙的關系,終極真理,規則,自由,平等,民主,反對專制和集權,這些都是科幻本質的一些東西,在中國宋以后的文化中是稀缺的。不敢奢望帶來太多,但的確一些科幻作家,有這樣的抱負,或責任感,也是今天坐在這里的原因。看看中國近現代歷史,什么中國社會思想解放,科幻就興旺。另外,我們也想表明科幻是我們現代文化的一種,一種很重要的文化。也許你可以說它不是文學,不是主流。但文化強國,不能沒有科幻的參與。也許,科幻重新走向興盛,是中國的文藝復興開始的信號。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國夢必先有科幻夢。
第五,科幻文學的世界傳播問題,應該看到,海外關注度的確上升,這是兩個原因,一是世界處在一個轉折點上,現在很關心未來,思考人類何去何從,東西方如何走,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今后會怎樣;二是中國提供了有關未來的獨特經驗,比如它的模式,它的崛起引起的關注,它應對挑戰的方式,還有強大的中國會不會對世界造成威脅;三是中國發展到今天,很多話題,成為了世界性的話題,遇到了世界也遇到的問題,如環境、能源、人口、安全、可持續發展等等。
但中國科幻真正走向世界需要漫長的路程,也許要等到中國更強大,尤其是文化影響力更強大。目前的問題是,科幻在中國國內,仍是小眾,都還沒有引起國內的更大關注,要走向世界,它自身也還需要解決許多問題。比如,它的創作整體質量還不高,它沒有影視化,它受到一些限制,等等。
最后,中國科幻走向世界,還有語言問題,有文化問題,有與國外科幻的代差問題。整體上,我們還在模仿西方的科幻,缺少自己獨特的東西,讓人“哇”地叫出聲來的東西。核心是想象力不夠,也缺乏思考的深度和銳度。許多作品讀來比較幼稚,作為一種文學類型,與真正的文學標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要加強中國科幻的世界競爭力,需要整個中國的思想文化有更大的繁榮,更多的解放。需要中國爆發一場科技革命,有自己的真正的科技創新。也需要中國的市場經濟進一步拓展。
中國科幻文學走向世界,與主流文學是不同步的。主流文學還是會引起更大關注。 [2013-03-25 14:12:45]

[吳巖]:我很同意剛才劉慈欣說的這些,實際上人類由于科學技術的產生,拓展了它的領域,整個人類生活不只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還有人和宇宙的關系,比如最近幾年環境保護,特別動物保護這些,遇到很大的問題,你到底是以人為中心看這個事件,還是以整個自然界為中心,如果以自然界為中心,人和別的生物是平等的,在這個基礎上,你再去考慮人文主義,以人為核心,從啟蒙開始的這套東西,就顯得不夠。那么科幻文學恰恰是補充了外圍的這些東西。而且從不同時期看科幻文學,確實起到了很有意思的,其實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很壓抑,有很多生活中各種問題,買不上房,背上貸,領導又說你等等,需要有一個可以去放松的空間,需要有一個可以去離開這個的空間。那么科幻文學恰恰就是提供了這種空間,所以我一直認為科幻文學是療傷文學,它可以給人從想象里邊,把這種心理的負面的東西,把它移除,然后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再回到工作,從這個方面講,科幻文學是很有價值的。 [2013-03-25 14:11:51]

[劉慈欣]:很簡單,科幻是對一個人的生命擴展,為什么這么說呢?從目前來看,我們太陽系里面的很大空間里面一個灰塵一樣的東西,太陽系本身又是銀河系里面的一粒紅塵,銀河系又是上千萬星體中的一個灰塵。所以說,我們人類之外的空間是相當大,但是主流文學就只集中在這粒灰塵上,主流文學在它們的宇宙觀,其實是哥白尼之前的庫勒烈(音)的宇宙觀。我們之外幾十億年的時間,上百億光年的空間都無所謂,從來不去看一眼。我覺得作為一種文學,這畢竟是一種很遺憾的一件事情,即便是像奇幻文學,魔幻文學等等,它們所涉及到的空間,與傳統的主流文學,就是現實主義主流文學要大一些,但是仍然是小得很,很少超出月球軌道之外的。而科幻文學,它涉及到的時間也好,空間也好,都是非常廣闊的,非常大的,它把我們傳統的主流文學所看不到的那些,也不愿意看的那些宇宙中的其他的部分,它看到了,而且它把人性放到這些部分中去,讓人性在這些里面表現出它的美也好,丑也好,它的本質,這個是主流文學也從來沒有去做的。
    所以我覺得從文學角度講,這是讀科幻的一個原因。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從文學角度講主要是這樣。 [2013-03-25 14:10:07]

[主持人]:我們先按照這個上面的說,我們搜集了一些問題,我把這些問題一個一個解答一下。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讀科幻作品?如何去理解科幻作品?您是第一代科幻迷,為什么讀科幻作品?如何去理解? [2013-03-25 14:08:58]

[吳巖]:先講幾句韓松的作品,中國科幻后來發展到八十年代以后,原來一直是魯迅的這種思想占上風,然后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同文正(音)出來以后,三個黨死光,最后還是得回歸到社會、人生觀這個東西,整個這一直影響到今后,后來參加創作的人都是走的這個路,其實我們三個人基本年齡差不多,韓松稍微小一點,韓松基本上沿著這個路一直把這個東西推到今天,特別關注現實,特別關注社會。所以我給他的定義就是,他是科幻現實主義,他會去用科幻方式來寫汶川地震,他會用科幻方式寫今天的高鐵等等這些東西,那這個確實是有影響,因為我們今天確實是一個希望批判的年代,所以他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劉慈欣很有意思,他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他就沒有走大多數科幻作家走的路,就是去在社會領域里邊,他有一個觀點,實際上魯迅他們的科普的那個想法是對的,這種路還沒走好,還應該走得更好,他寫過一篇文章,當時因為一下子就斷掉了,如果發展起來會是另一種科幻,這是中國特色的科幻。然后他就回歸,回歸到什么?回歸到中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那種科普性的科幻,回歸到蘇聯的那種科幻,回歸到凡爾納的那種科幻,我給他起名叫新古典主義,又把古典的這些挖出來,但是在新的條件下,它和古典不一樣,比如在速度上面,他也會對今天有非常大的影響。 [2013-03-25 14:07:48]

[主持人]:您覺得劉慈欣和韓松的作品在我們被當下的中國科幻目前的這種創作的影響和以后的發展有什么樣的意義? [2013-03-25 14:06:51]

[吳巖]:中國的科幻實際上是兩個脈絡,一個脈絡就是可以追尋到魯迅,從1903年開始,他講科幻,這個脈絡一直繼承下來,到民國,然后有顧軍正寫了一些科幻,新中國建立以后有葉巖等等,一直發展到今天像劉慈欣,其實魯迅的基本想法,中國人怎么能有一種科學觀,用科學的方法來改進中國人的自然視野,我覺得這是第一個脈絡。所以劉慈欣在這個領域里面做得非常成功。
    第二個脈絡就是從梁啟超開始,比魯迅稍微早一點,梁啟超基本的想法就是說,科幻能不能改變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看法,我們的文化能不能擺脫過去那種千年的狀態,所以它不斷地批判和反思。像這個脈絡下來,后來到了老舍,然后到新中國建國以后,也有一系列的作者在這方面,然后一直到今天的韓松。我曾經在國外講過,中國其實在這兩個大的極端的中間,其他所有人的作品都在這兩個大的中間,而他們兩個正好是這個脈絡的集成。 [2013-03-25 14:04:32]

[主持人]:下面請吳巖老師。 [2013-03-25 14:03:36]

[劉慈欣]:簡單地說,我是從一個科幻迷變成一個科幻作者的,因為大家在科幻文學這個領域里邊,走到科幻文學廣場上來的人是通過不同的路走來的,有的人可能通過文學這條路,有的人可能通過科學這條路。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地道的科幻迷,可以說中國第一代的科幻迷。因為在我之前,好像中國不存在科幻迷這個概念,再之前,可能科幻都很少有人聽說過,可以說我是作為中國第一代的科幻迷來慢慢地變成一個科幻作者。所以我的科幻寫作的主要的目標,就是關注于科幻本身,關注于人和大自然的這種關系,相對來說,人和人的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可能退居二位。
    具體地來說,我自己寫作最感興趣的,我個人一直認為世界上最精彩的故事,其實是科學講出來的,我試圖把科學講出的故事中的這種美感,這種故事的震撼,通過科幻小說來表達出來。當然我的寫作中間可能有寫別的因素,包括現實的影響,以及小說中對現實的反饋。但是最深處,最核心的部分,還是我剛才說的這些部分,也就是一個典型科幻迷的一個追求,我簡單就說這些。 [2013-03-25 14:03:19]

[主持人]:我們今天是這樣的,現在已經有一些網友的提問,但是我還是想請劉慈欣老師和吳巖老師,劉慈欣老師您先介紹一下科幻創作上自己的一些體會或者感想,請吳巖老師對劉慈欣老師和韓松老師的創作做一個簡單的點評。 [2013-03-25 14:02:28]

[吳巖]:大家好,我是吳巖。 [2013-03-25 14:01:43]

[劉慈欣]:大家好,我是劉慈欣。 [2013-03-25 14:01:20]

[主持人]:我們本次網上學術論壇,論壇題目是“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文學”,近年來,應該說中國科幻蓬勃發展,尤其是我們在座的劉慈欣,還有和我們遠程連線的韓松。那么在這樣一個狀況下,又借著吳巖老師編的那期向世界推薦中國科幻,借著這么一個東風,我們舉辦這樣一個論壇。
    下面介紹一下嘉賓,一位是劉慈欣老師,還有一個是韓松老師,還有一個是吳巖老師。請兩位老師跟大家打個招呼。 [2013-03-25 13:59:59]

[主持人]:本期論壇將于今日14:00開始! [2013-03-25 10:20:00]